红古区---瞄准特优精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

07.01.2015  13:41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红古区在规划今年农业发展思路时,提出了要着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按照山台地与川水地错位发展、双向突破的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种养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进一步做特、做优、做精农业。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被批准为国家第五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后,红古区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加快了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和调整三次产业比例的进程,在新引进铝产业链延伸企业6家,实施清真生物、高端玻璃、再生资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个的基础上,投资1.74亿元,建成1000亩新特菜、1000亩优质果品、2000亩竹柳、3000亩核桃等千亩种植基地6个,新建扩建铭瑞小尾寒羊、志华正大生猪、新名汇良种奶牛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9个,罗金台、金砂台2个大型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总投资8亿元的国芳百合城、名都广场、东方佳苑城市综合体和东方物流园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1.22亿元的北区农贸物流市场、南区农贸市场、跃进街集贸市场完成新建改造,华龙盛世建材家居广场、中天健广场等5万多平方米商业面积投入运营;新增限上商贸和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8家,落实补贴资金3000万元扶持小微企业600户,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日益增强。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9∶65.2∶26.9,呈现总量扩增、结构优化的良好趋势。

  2015年,红古区将围绕“三园十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多元化经营体系,加强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双千万元”扶持政策,围绕精细蔬菜、优质果品、苗木花卉、畜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投资2.2亿元,高标准建设金砂台、罗金台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区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大型“绿色庄园”,打造万亩核桃、万头奶牛、万头生猪、万只肉羊、万只生态鸡和千亩玫瑰、千亩竹柳、千亩特色苗木、千亩优质果品、千亩中药材10大基地。年内新定植核桃1000亩,新建改造果园1000亩,新发展玫瑰、竹柳各1000亩,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20个以上。全区林果花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畜牧规模养殖达到60万头(只)。同时,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新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引进大型肉制品冷链加工企业1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结合“双联”行动,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每个乡镇打造1-2个经济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示范村。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推广新技术10项、新品种25个,新增市级名牌农产品2个。

  此外,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资600万元,硬化衬砌田间渠道10公里,改造干渠险段1公里。加快坪台地综合开发利用,投资2200万元,硬化王家台上山道路,争取实施河嘴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414亩。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