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红十字会:集合社会力量提升救助水平

29.05.2016  21:43

  近年来,我省红十字会把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作为红会工作发展的突破口,在应急救援、救护培训、人道救助等方面不断集合社会力量,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

舟曲县城关镇月圆村,这个曾经因为泥石流灾害满目苍夷的小山村,现在已经焕然一新。吴宝玉是月圆村的村民,在8.8泥石流中他家受灾比较严重。而现在,他正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舟曲县城关镇月圆村村民 吴宝玉):“在泥石流后,红十字会给我给了10000元的生计资金,我把部子也开起来了,泥石流之前的事我也不想了,把日子过好。

2012年以来,舟曲县共有9个乡镇15个村近8万人享受到了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的资助。舟曲县近一半的应急避难广场、附属设施、应急避险逃生路和人饮工程就是依托“博爱家园”项目建成的。

(舟曲县城关镇月圆村村长 刘小林):“因为我们月圆村比较特殊,在8.8泥石流中家园被毁,受灾比较严重,通过“博爱家园”项目的实施群众对生活重拾了信心。”

白银市白银区公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高艳萍,工作之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白银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在她看来,虽然是两个身份,但性质一样。

(白银区公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生 高艳萍):“急救应该向全社会普及,让每个家庭、每个成员都来学习这个急救的这个技能。

在高艳萍的带动和影响下,他的4位同事也成为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师。

(白银区公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任 李富强):“我们就是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工作,来把咱们的红十字的这些工作也穿插进去,经常深入到社区、小区,组织居民,给大家进行健康教育,重点也将我们红十字的方面的知识送给我们的辖区居民。

白银市红十字会正是采取不同受众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使群众由“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现在加入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人越来越多。

(白银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李欢豹):“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核心,还有高质量的救护培训时关键,建立全方位的宣传阵地是基础,从这个4个方面入手,救护培训工作就可以做到的更好。

在庆阳市,红十字会人道救助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初级中学,受到汶川地震影响变为危房,学校的宿舍楼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当时,庆阳市红十字会紧急启动社会救助项目,一年间,一栋崭新的宿舍楼投入使用,使400名学生又重新回到校园。

( 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 关雪梅):“我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来回要一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自从红十字会帮我们建立了新的宿舍楼之后,我们都搬进了新的宿舍楼里面,住宿环境非常的好。

五年来,通过加强管理,全省建立的584个基层红十字组织,共实施救助款物9.83亿元,为救援救助提供了资金保障。

记者:孙亮,苏磊,白银台,郭旭欣,张学军,王瑞瑶,甘南台,张竞予,冯海明,何柄江,庆阳台,何树安,刘易萌,许璐,刘琦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