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110周年纪念报道二

26.09.2014  11:28

平凉红十字会的七十七载春秋

本报记者姜慧仁
 

              平凉红十字会创建于1937年,距今已经七十七年的发展历程,是甘肃省最早的红十字会机构。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110周年纪念活动中,记者再一次走近了这个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平凉红十字会的诞生

            平凉市红十字会副会长仇胜告诉记者,1937年,王维勤由河北迁来平凉,在东关南颉街(今平凉市中医骨伤医院)开设了“平民诊疗站”,1939年,王维勤联合当地上层人士和基督教会执事人等,经一年多的筹备组建起平凉红十字会,并将其开设的“平民诊疗站”改为“红十字会平凉分会诊疗所”。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52年3月进行改组,成为国家的正式机构,隶属平凉专署卫生科领导。
            1953年2月,平凉红十字会划归平凉市人民委员会领导。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包括国民党“国大代表”、法院院长、商务会长等政界人物以及工商界人士。1954年3月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制定了《平凉红十字会组织规则》,为当时平凉市卫生工作指导中心,有专职干部17人,到1957年增至35人.1956年改平凉红十字会为中国红十字会平凉分会,同时改原理事会为委员会。
            1958年初,平凉红十字会与平凉市卫生防疫站合署办公,机构保留,同年10月,红十字会与当时的公教诊疗所、平凉县中医医院合并为平凉县人民医院(今平凉市人民医院)。
            平凉红十字会成立初期,除会员交纳会费外,曾多次演戏募捐,筹措活动经费。后来又相继设立了“育婴堂”、“扶恤院”。“育婴堂”收养孤儿甚少,一般只有两三名;“扶恤院”实际并未开展工作。建国后,红十字会经常在会员中开展思想教育,宣传中国红十字会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会务活动除门诊外,还开展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工作,指导爱国卫生运动,培训各类基层卫生人员,设立急救站(箱)、接生站、接生组等基层卫生组织。业务人员还按期外出接种牛痘,注射防疫针,发放药物糖丸,为群众防病治病。由于基层组织的发展壮大,会员人数不断增加,到1958年底,会员由建国初期的500多人增至3808人,有基层红十字组织48个,急救站(包括卫生站)35个,保健箱21处,接生站3个,接生组12个,卫生员2297人。
          1958年前,在平凉红十字会担任会长的先后有张文泉、胡镜清、李百川、潘怀秀等,副会长先后有王维勤、芦保藩、杨立元、李光英等。


平凉红十字会历史沿革
      七十七岁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古稀老人,然而对于平凉红十字会来说,却焕发着无限的青春魅力。仇胜介绍,平凉红十字会是甘肃省成立最早的地方红十字组织,创建初期直接由中央红十字会领导,经费由总会拨发。建国后,经过改组的平凉红十字会隶属地方政府领导,经费由地方财政拨发。
      1989年12月28日,平凉地区行署批准成立平凉地区红十字会,与卫生处合署办公,有办公人员3名。1993年,平凉地区红十字会人员、经费、办公与卫生处正式分离,经费由平凉地区财政纳入预算,实行差额拨款。1990年后,全区七县(市)相继恢复或成立了红十字会,人员、经费、办公均挂靠在卫生局,无专职人员。
      平凉地区红十字会自恢复成立以来,理事会成员多次调整,先后有名誉会长白宗辉、马永孝、杨咏中、陈伟,名誉副会长马学军、张新民、孟沛然、张秉科,毛文平,朱建国、张乔英,会长丁国民、丁泽生、李文业、黄植培、李保印、丁保南、黄选平、胡一丁、阎奋民、曹复兴、李生发,副会长陈绍祖、雷彦治、陈锦秀、马社弟、刘俊元、候立民、孙柏荀、周祥元、秦育国、王国荣、杜东海、杨保文、尚立成、李长明、杨文杉、戴其勇、赵学谦、刘永奎、姚杰、王建儒,专职副会长朱满堂、徐正英、仇胜、郭猛超,秘书长朱满堂、徐正英、仇胜(兼)。2002年地改市后改为平凉市红十字会,到2014年6月,市红十字会有编制6人,内设办公室和赈济救护科,2013年12月成立了中共平凉市红十字会党组。平凉6县2区,机构、编制、经费独立的有7个,1个正在着手理顺中。平凉市红十字会截止2014年6月共有基层组织及会员单位265个,基层会员人数达到了33031人,新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8个,发展红十字志愿者457人,注册志愿者320人;成立红十字紧急救援队7个;成立红十字服务中心7个。             
      平凉市红十字会成立以来,遵循宪法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红十字会的指导支持下,积极协助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备灾救灾和救助,宣传推动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资料捐献,开展卫生急救培训、宣传卫生救护知识和防病知识、募集备灾救灾款物、进行灾后重建、境内外援建项目的实施。开展人道主义服务及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发展壮大红十字组织,为促进全市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