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纪实

03.12.2015  11:13

  ——省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纪实甘肃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建立完善的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机制,提高公众应急救护意识和能力,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应急救护一直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核心工作,也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能。”甘肃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玉堂介绍,从2003年开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国家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实施了彩票公益金护师资培训项目,10多年来,该项目为我省14个市、州红十字会培训了935名合格师资。目前,我省每个市(县、区)都有10—15名经过培训的师资,市、州有15—20名经过培训的师资,为红十字会面向全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师资作为骨干力量,近年来,我省各级红十字会由点及面,从高危行业到社会各界,从重点人群到城乡居民,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

  201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据此,我省也对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到2018年,全省注册红十字救护员和救护知识普及人数分别达到全省总人口的1%和4%。

  在国家和省上的指导支持下,我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稳步推进。2014年,省红十字会重点支持兰州市开展普及培训,取得明显成效。兰州市相继组织开展了“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育”“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等一系列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应急救护培训、演练148场次,1万多人次通过培训和演练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1580人获得了红十字急救员证。2015年9月12日,兰州市红十字会举办了全市应急救护技能比赛,32名来自各县区的普通市民走上赛场参加比赛。在比赛现场,这些原本毫无医疗救护知识的职工、干部、学生、农民,依照模拟情形,分别进行了心肺复苏、创伤包扎及模拟场景急救演练等多个项目的比赛,全方位地展示了娴熟、专业、规范的急救技能,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今年,省红十字会又安排专项资金40万,支持兰州、金昌、陇南、庆阳市开展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累计培训4万目标人口。白银市、庆阳市还把救护培训工作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建立了长效培训机制。

  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试行救护培训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今年,省红十字会举办了应急救护师资班和复训班,共培训、复训师资107名。在为期5天的全封闭式培训中,学员们认真学习了救护新概念、意外伤害、灾害事故、常见急症、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理论及授课技巧,并全部取得全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培训证书。此次培训填补了部分市州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断档缺失情况,巩固提高了现有师资培训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全省救护培训师资力量。省红十字会还为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统一配发了新版培训教材,推动培训工作逐步达到“四统一”、走向标准化。

  “目前,我市‘应急救护培训’已成为高一新生的入学必修课。”白银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国家红十字会注册师李欢豹介绍,早在2012年8月,白银市红十字会急救护培训便走进校园,共在白银市区七所中学培训师生4000余人。今年8月,白银市红十字会、教育、卫计计生部门联合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为6所学校2900余名学生进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一些日常突发情况下实行的紧急救护相关技能,了解并掌握异物卡喉、意外烫伤等意外事故后采取的常见错误做法以及正确的救护方法。

  在2015年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上,省中医药大学代表队代表我省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取得全国第13名、西部省份第一的好成绩,成为我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又一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