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来袭,你被“绑架”了吗?
工人日报中工网博客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e75fe30102w4i4.html
还有两周,猴年春节就要到来。然而,各路商家早在为2016年春节期间的“红包大战”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记者了解,在以往支付宝、微信春节大发“红包”的基础上,今年百度钱包也热闹加入。当“红包”来袭,春节的“仪式感”是否被商家营销“绑架”这样的问题,本报调查显示,62%的被调查者表示认可理解商家营销的“红包”,只有16%的人认为这种酒好也怕巷子深式的“红包”“商业吆喝”声,绑架了传统节日,有庸俗化之嫌。(2016年1月24日《工人日报》02版)
记者获悉,日前,央视与支付宝联合发布猴年春晚互动新玩法:“咻红包”,并透露春节连发15天;微信方面透露,春节前后10天的广告收入将全部用于发“红包”,这两家发“红包”金额预计超过10亿元。1月21日,百度钱包公布了其春节红包玩法:从1月28日开始到2月22日期间,用户通过手机百度喊语音口令、拍“福”字进行搜索,即可参与百度钱包“新年开福袋”活动。春节“红包大战”,由“二龙斗”变“三国杀”。
红包,本是中华传统民俗中,婚庆、节日期间带有仪式感的祝福问候的一种方式。但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与社交媒体的结合,虚拟的“红包”发放日益在公众生活中呈常态化。每到年节,更是集中爆发,2015年春晚尤其造成全民疯抢的空前盛况。节日,究竟是被由商家主导的“红包”绑架,还是因“红包”而添彩?公众到底怎么看?《工人日报》通过微信公号,面向公众发起调查。截止到1月21日下午4时,调查共有977人参与,有效问卷977份。
调查显示,高达89%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参与央视春晚抢“红包”互动环节;而仅有10%调查对象表示不会参与。
对于央视春晚抢“红包”互动环节的设置,45%的人表示和抢“红包”相比,更在意节目内容;春晚节目内容和“红包”都在意者,占比40%;节目内容和“红包”都不在意者仅占2%。85%的被调查对象看重春晚节目质量。
此外,77%的人表示,春节期间会通过微信发“红包”的方式问候亲朋好友;而不发“红包”的,仅占6%。
对于节日期间商家、个人广泛发“红包”的互动方式,高达89%的被调查对象表示认可,认为增添了节日气氛;仅有7%的被调查对象持反对态度,认为这破坏了传统的节日交流方式,减弱了节日氛围。
面对当下商家利用节庆,大量散发红包赚取大众关注的现象,62%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只有16%的人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商业逻辑无孔不入的表现,绑架了传统节日。
“那些持‘红包大战’是商家绑架节日观点的人,有点小题大做,技术在进步,年俗也要与时俱进,商家适度营销,用户得到实惠,这是双赢。”被调查对象周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