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转提"专项行动系列评论之五---向"庸懒散慢混卡"开刀

17.01.2017  14:04

  什么官儿当得最舒服?不是贪官,而是不用担责任的“太平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曾经不止一次在大会上谈起兰州市的干部作风问题:“我在省上工作时就听到一些关于兰州市干部作风的议论,说我们兰州的干部官气十足、架子很大,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能拖很久。”其实,李荣灿所谈及的这些干部的形态,就是典型的“太平官”作风。《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开展治顽疾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的意见》中要求整治的六项重点问题“庸懒散慢混卡”,在“太平官”的身上都有体现。

  从思想层面分析,一些干部习惯“庸懒散慢混卡”,不担当、不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甘当“太平官”,这一心态背后,折射的是多重缺失。信仰缺失——少数党员干部对领导交办的事就“”,而对群众的事情就“不为”,漠不关心,这是“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意识降低和淡薄的表现;责任缺失——少数党员干部丧失担当意识,工作因循守旧保守固化,不想创新不敢干事,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忘却了自身岗位应尽的职责;能力缺失——一些党员干部因为不学习、不研究,存在着“能力恐慌”、“本领恐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无所适从,自然难作为;制度缺失——“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由于缺失合理公平的考评考核体系,也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丧失工作激情。这四种缺失,既是部分干部“庸懒散慢混卡”的思想原因,也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而从深层次分析,懒庸之疾,祸在社会事业,根却在制度。当责任大于权力时,就会出现“不作为”;当权力大于责任时,就会出现“乱作为”。理论上认为,“庸懒散慢混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官员的权力和义务职责规定不清晰,尤其是对由懒政庸政导致党和政府形象受损、经济发展滞后等“慢性后果”缺乏有效的监督问责。因此,消除“太平官”现象,首先要明确行政权责体系,要对责任加以明细化,制定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部门责任制,而不是原则的规定,特别是要在权责清晰的基础上,加大对“不为”的监督和惩处。因此,此次“治转提”专项行动就明确要求,对于查摆出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列出整改清单,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抓好整改落实;能够立即整改的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需要时间整改的制订方案,限期整改到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特别是对于作风顽疾整治不积极、提升行政效能不明显、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得力的单位和个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一起,综合运用谈话告诫、通报批评、调整岗位、降职免职、责令辞职、纪律处分等措施,对相关责任人坚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坚决向作风顽疾施药开刀,通过严厉问责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一个地方的行政效能是否优质高效,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形象,更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而决定行政效能高低的就是干部作风,尤其是对于“庸懒散慢混卡”问题的控制和打击力度。当前,我们必须通过“治转提”专项行动趁热打铁,推进效能革命,把那些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干部“唤醒”,让他们内心的干事激情重新燃烧起来,让潜在的能量尽情迸发出来,为兰州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