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酒泉实践

02.08.2015  12:17

  五黄六月天,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三组村民樊世武是忙里又忙外,凉时上地干活,热时收拾自家后院,为搭建养殖温棚做前期准备工作。

  樊世武心劲儿特别足的背后,是眼下省委、省政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和酒泉市委、市政府不让一户贫困户在奔小康路上掉队的决心。

  樊世武高兴地说:“帮扶工作队员来到我家后,让我明白了省市精准扶贫的政策,制定了帮扶措施,还签下了不脱贫不脱钩的责任书,我们全家都感到日子有盼头了。”

  如今,在酒泉市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樊世武一样,对脱贫致富奔小康充满了信心。

  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酒泉市各级干部纷纷深入贫困户家中,和贫困户一起分析致贫原因,探讨致富办法,制定脱贫措施。酒泉市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深化“六个精准”,盯紧 “六个落实”,做到 “六个统一”,突出“六个到位”的“四个六”工作机制,确保全市1.26万户4.77万贫困人口在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

扶真贫,真扶贫

  近年来,酒泉市持续加大对移民群众的扶贫力度,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01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4.77万人,年均减幅20%。然而,剩下的1.26万户4.77万贫困人口,其因灾、因病、因学致贫以及由于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原因,成为全市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为此,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说:“只有定向‘喷灌’、定点‘滴灌’,才能把‘扶贫之水’浇到最旱的‘庄稼’上。”针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之初存在帮扶措施不够精准、帮扶干部对精准扶贫的政策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酒泉市委提出深化“六个精准”:脱贫对象再精准、脱贫目标再精准、脱贫内容再精准、脱贫方式再精准、考核评价精准和措施保障再精准,以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的目的。

  按照深化“六个精准”要求,酒泉市对全市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对所有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建立了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谁来扶、达到什么效果,都一清二楚。

  在瓜州县梁湖乡双洲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杨军林指着墙上的作战图说,全村通过精准识别后的69户贫困户信息、帮扶措施和帮扶干部的姓名及电话等信息在这张图表上写得清清楚楚。

  记者在酒泉11个移民乡镇采访时了解到,乡镇和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均挂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网格作战图,作战图上贫困户基本情况、帮扶干部姓名、帮扶措施、脱贫期限等一目了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脱贫,不脱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了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酒泉市将全市贫困区域划分为38个片区,组建了300个工作小组(队),将所有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到38名市级领导、1055名县级干部、6074名市县乡村科级及其他干部头上,做到了责任主体落实。酒泉市委农办主任毛焕国介绍,为了使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酒泉市不仅把每一户贫困户落实到具体的帮扶干部头上,做到责任主体落实,还要求做到对象户主落实、帮扶措施落实、计划指标落实、跟踪督查落实和脱贫效果落实共“六个落实”。

  在银河村,记者看到蹲点包户的市政府办干部高勇与三组村民陈佛有签订的责任书上写着:“帮助种植枸杞5亩、饲草10亩,调引基础母羊15只,协调发展产业资金,力争到2016年年底,家庭人均收入达到5544元的目标,不脱贫,不脱钩。”精细量化的责任书,让陈佛有心里踏实,点燃了全家人的致富信心。

  签订的责任书落实不到位怎么办?劲头一过,会不会成为一阵风?贫困户心里有疑问,基层干部也担心。

  为此,酒泉市实行每月分管领导检查、双月督查部门督查、季度常委带队检查,建立起跟踪督查落实机制,以及督促帮扶干部按时序、按进度、高质量地落实好精准扶贫任务。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成立了专门的督查机构,经常性开展督促检查,确保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兴产业,拔穷根

  精准锁定扶贫对象,精准确定帮扶干部,如何跟进扶贫举措?

  酒泉市要求各县市区和帮扶干部做到“六个统一”(思想认识统一、人员培训统一、帮扶方式统一、工作规程统一、帮扶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统一),突出“六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帮扶人员到位、帮扶措施到位、驻队考勤到位、专项督查到位)。

  在统一思想认识方面,酒泉市要求帮扶干部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差别帮扶,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为了让帮扶干部更好地掌握精准施策的方法,酒泉市统一培训帮扶干部,对全市7000余名参与帮扶的干部分期分批进行帮扶政策和帮扶技能的统一培训。酒泉市副市长李永军介绍,帮扶政策方面,重点培训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上“1+17”精准扶贫方案,以及市上制定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帮扶技能方面,重点培训种植、养殖、信息、电子商务、劳务输转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使各级帮扶干部真正能够准确为贫困户提供帮助和指导。

  斩断穷根,关键还得靠产业扶贫。为此,酒泉市突出帮扶措施到位,以兴产业为统一标准,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高效制种、中药材等高效特色产业,推广“户均输转1个劳动力、种植2亩高效田、饲养30只羊”的脱贫增收模式,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17年移民区高效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占到耕地面积的70%以上。同时,强化劳务输转,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移民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每年开展劳务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输转劳动力2万人以上。

  兴产业的资金从哪里来?酒泉市统一帮扶标准,设立了市级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财政贴息专项资金4736万元,使全市所有贫困户都能享受到5万元以内、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专项贷款;安排市级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养殖业专项扶贫资金及扶持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1000多万元,彻底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难题。

  杨军林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既下派干部,又解决发展资金,全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双洲村将以枸杞专业村和养殖示范村为建设目标,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和草畜产业,力争到2017年,全村种植枸杞面积达到3000亩,肉羊饲养量达到7000只,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者张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