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普惠金融的成功实践 甘肃省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破解贫困户贷款难题(上)

23.01.2017  20:06

编者按: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扶贫是增加扶贫投入的重要渠道,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

然而,越是贫困的地区,就越是金融的盲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一直是不少地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所面临的一道“”,是推进“精准扶贫”的突出瓶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在总结金融扶贫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大胆尝试,调整财政惠农方向,创造性地推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挥银行金融扶贫主渠道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造血”。这个被称为“贫困户贷款”的工程,有效破解了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贷款难问题。

记者 沈丽莉

昔日“苦甲天下”的甘肃,30多年来扶贫成果令人刮目相看。然而,扶贫开发脚步的加快并不能掩盖我省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事实。2012年底,我省仍有贫困人口692.2万,占农村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甘肃扶贫攻坚,如何续写新的篇章,成为一道全新的考题。

面对严峻的扶贫开发形势,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作为扶贫重要手段的金融扶贫在一系列扶贫行动中不断创新前行,力求将金融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许多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真正发挥了减贫脱贫“助推剂”的作用。

2013年春天,甘南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牧民贡保甲平生首次从农业银行贷款5万元,购买了10余头牛,扩充了自己的牧场。在尕秀这个有365户牧民的藏族村子里,同年年底共有104户牧民和贡保甲一样,首次享受到总计80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

实际上,这种被称为双联惠农贷款的产品,是我省对普惠金融的实践。

所谓普惠金融,就是那些传统金融机构原本不愿或不能提供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将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将全民纳入金融体系。这是联合国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概念时所作的解释。

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缺乏担保或抵押,要想得到贷款很难。农村金融机构少、运营成本高,涉农贷款利率普遍大幅上浮,农民利息负担重,贷款贵,因此这些弱势群体被排斥在传统金融服务之外,普惠金融的重要性由此得以凸显。

2012年8月,我省尝试破解普惠金融的瓶颈。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和甘肃省财政厅联合推出了专门针对困难群众的双联惠农贷款专属信贷产品,农业银行连续5年、每年安排6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甘肃58个贫困县的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其中,农业银行执行基准利率,每年给农民让利2亿元,5年将让利10余亿元,省财政全额贴息,5年贴息16亿元。

相比其他涉农贷款,双联惠农贷款有3个显著特点,第一,由各级财政注资,58个贫困县分别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民贷款提供全程全额担保。第二,省级财政对农民贷款全程全额贴息。第三,农行对贷款执行国家同期基准利率不上浮,这在全国商业性农村金融领域几乎没有先例。

低成本信贷使双联惠农贷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覆盖面最宽的产品,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第一次接触到贷款。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省共发放双联惠农贷款258亿元,惠及36.3万农户、145万农村人口。

双联惠农贷款是来自金融体系末梢的创新,实践了“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的理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双联惠农贷款为推动普惠金融进行了积极探索。

扶贫资金怎么用最有效?我省在继续扩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实物补助等扶持方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批“甘肃特色”的扶持新方式后,2013年和2014年,我省进入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两年来,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7万,年均减贫140万,年均减幅20.2%;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

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是双联行动的最突出亮点,是双联行动启动以来的一个最大、最有效、最受农民欢迎的重大创新,为真正破解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找到有效途径,为解决全国农村发展面临金融服务不足这一普遍性难题提供宝贵的经验。

打造属于贫困户的专项贷款

进入2015年,全面小康建设进入了倒计时。

然而,我省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中,80%的贫困村和66%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大沟深、高寒阴湿、灾害频繁的地区。这些地区贫困发生率达4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贫困地区平均水平的60%,扶持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从定西旱塬的农家院落到陇东的山梁沟峁,从山路崎岖的陇南文县到河西走廊最西端的肃北阿克塞,从革命老区到甘南藏区,我省各级干部上山下乡,摸底调查,记录分析,总结汇报……调研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015年6月9日,在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精心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方案重磅出炉。

我省用一套纲举目张、总分结合、成龙配套的“扶贫盛宴”,全面吹响了扶贫攻坚战、脱贫大决战的号角,17个配套方案个个剑指“精准”。

多日形成的调研结果显示,贫困群众反映最多的是缺发展资金、缺致富技能、缺致富门路、缺信息服务……

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

此时,如何撬动金融的力量帮助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撬动金融的力量,仍然需要破解的是农民贷款难、贷款贵这一难题。有了双联惠农贷款中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成功经验,我省发展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信心更加足,脚步更加坚定。

2015年7月,在总结双联惠农、牛羊蔬菜、妇女小额担保等涉农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我省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认真谋划、大胆尝试,专门为建档立卡的101万户、417万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了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省财政全额贴息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以7亿元财政资金撬动银行500亿元,放大资金规模71倍。同时,银行不要求贫困户抵押和担保,实行基准利率,并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周期,将按季结息改为按年结息,资金使用由贷款农户自主选择,属于名副其实的“贫困户贷款”。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广大贫困群众的欢迎。

我以前学过电焊手艺,一直想开个属于自己的铁艺铺,但一直苦于没钱。这下好了,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刘坪乡张寨村的高中斌在拿到5万元贷款时高兴地说。不久,他的铁艺铺在渭源县城开业。

目前在全省各地,除了像高中斌这种自贷自用的贫困户外,还形成了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的贷款使用模式。这些模式让贫困户变成了创业者和投资人,同时唤醒了“沉睡”的资源、闲置的资产,既降低了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的门槛,又分散了农户经营的风险,而且使贫困户享受到资源和政策收益,并在自觉融入大市场、大生产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先富带后富成为现实。

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省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31亿元,户均4.55万元,惠及95.8万户、395.6万贫困人口。其中:386.1亿元由农户自主使用,占89.6%;44.9亿元带动集中使用,占比10.4%。2016年贷款计划224亿元已发放220亿元,进度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