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担当 把牢精准导向 ——兰州市七里河区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22.01.2016  17:02

  2015年,兰州市七里河区精准扶贫工作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精准扶贫“六个精准”要求,积极推进扶贫开发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扶贫思路,转变扶贫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整合优化资源,精准发力攻坚,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

  全区精准扶贫“四大战区”强力攻坚亮点凸显。黄峪乡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助推精准脱贫,西果园镇实施“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积极带动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阿干镇以旅游开发带动增收脱贫,魏岭乡以红色地标建设助推精准脱贫。全区各级各单位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着力转变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模式,加大资金投入,整合优化资源,精准发力攻坚,全区贫困人口由2015年年初的3900人下降到852人,全年减贫3048人,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年初不足2800元增长到5000元以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

  2016年伊始,七里河区委、区政府立足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制定了2016年七里河区“12345”精准脱贫及双联行动整体工作思路,决心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易地搬迁拓宽脱贫路

  2015年11月17日,记者走进黄峪乡,远远看见位于前山的王官营村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这便是七里河区黄峪整乡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安置小区,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黄峪新区”。

  “在兰州人的眼里,黄峪乡几乎是贫穷的代名词。”采访中,黄峪乡政府负责人说,后山赵李家洼、尖山、王家庄、邵家洼、鲁家五个村山大沟深,村民居住分散,生活异常困难,长期面临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在脱贫致富路上举步维艰。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七里河区2012年决定对生存条件恶劣的后山5个行政村实行易地扶贫搬迁。

  目前,黄峪安居小区建设一期工程主体工程中1至8号高层住宅楼已基本具备入住条件,可安置1077户住户;二期工程1433套正在快速推进中,9至17号楼主体已封顶,18号楼主体浇筑完成,19号楼浇筑完成29层。幼儿园已完成主体浇筑和砌体2层、3层。配套的地下车库、排洪渠项目和生活供水、规划路等工程已完工或近尾声。

  精准扶贫和移民搬迁,是黄峪乡小康进程中的两项重点工作,通过移民搬迁,帮扶生活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据了解,黄峪乡实施精准扶贫移民搬迁的范围和对象主要是黄峪乡范围内生存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重点生态保护区以及受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后山地区,共涉及5个行政村(赵李家洼、王家庄、邵家洼、鲁家、尖山)、1599户、6612人。

  项目实施中,突出精准施策。在搬迁过程中,黄峪乡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安置上坚持与扶贫开发、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做好水、电、路基础设施,解决好教育、医疗、户籍、土地调整、住房建设等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特色旅游开发助推精准扶贫

  七里河区阿干镇以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特色的农业产品、丰厚的民族文化等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以党建统领全局、旅游带动增收、助推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在旅游开发助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阿干镇党委政府注重规划设计、资源整合、乡村旅游、旅游宣传和产业提升。因地制宜,把旅游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将旅游开发编入《阿干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阿干镇旅游精准扶贫十三五规划》,在编制好“十三五”相关规划的同时,协调专业单位制定《阿干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坚持以旅游开发为重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石佛文化为载体,依托石佛沟、云顶山、将军沟中的特色景观,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并结合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特色产业等创建美丽乡村示范镇,推进脱贫致富全面小康进程。

  加大项目资源整合力度,依托市区双联单位帮扶、驻村工作队帮扶、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先后整合资金4000余万元,整合各类项目150余个,完成村组道路建设51.5公里,水利管网铺设2公里,建设农村文化广场15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购置垃圾清运车辆6台,修建垃圾存放点90余处,修建道路护坡5公里,新建文化活动中心2处,整治残墙断壁3万平方米,为全镇旅游开发带动精准扶贫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依托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指导各村发展乡村旅游,对“农家乐”项目进行资金扶持,目前发展“农家乐”69家。其中,2015年新建、申请星级“农家乐”14家,接待游客2.3万人次,创收22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七里河区魏岭乡走出来一条“精神理念扶贫”的新路子,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激活贫困地区群众的红色记忆、奋斗意识和拼搏精神。

  依托沈家岭村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魏岭乡加快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不断加大对红色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力度,并持续组织开展了教育基地“一月一主题”系列活动。沈家岭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为促进农旅融合扶贫,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促进红色旅游与沈家岭村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旅游反哺农业,使农户成为旅游商户,农户生产的农作物可以变成土特产和旅游商品来销售,使村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红色旅游商品制作和销售。让群众在接受红色洗礼的同时拉动旅游消费,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致富奔小康。同时动员扶持新建了两户能接待30人的“农家乐”,运营效益良好,并正在积极争取省级“农家乐”建设资金支持。

新型运作模式壮大特色产业

  七里河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区,因南部山区独特的土壤、气候和海拔条件,盛产的百合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醇,是全国唯一食药两用甜百合。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评价:“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堪称世界第一。”

  七里河区突出特色产业抓扶贫,投资1144万元,实施了兰州百合脱毒快繁中心项目建设,利用组培生物技术每年向种植基地提供百合脱毒种鳞球(苗)1000万粒(株)。同时,充分发挥近郊区位优势,主打“精”“稀”“特”蔬菜品牌。目前,全区百合种植基地稳定在5.26万亩,蔬菜基地达9.9万亩,设施农业基地达9400亩,果品种植基地达2.2万亩。

  2015年12月23日,七里河区西果园镇百合种植户张学文和南方客商正在协商发货事宜,通过几分钟的电话联系,张学文又做成了一笔生意。“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西果园镇通过实施‘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以量化入股形式,引进先进的百合籽繁育设备,带动贫困村群众发展百合种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种植户的底气更足了。”张学文开心地说。

  西果园镇鹞子岭村党支部积极同镇上百合龙头企业对接沟通,将企业计划投资3800万元建设的年产5000吨出口食用百合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中的130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折股量化形式配发到鹞子岭村73户贫困群众手中。每户折股1.78股,每股10000元,该项目公司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经济股份管理部占股96.58%,贫困户占3.42%。待生产线正式运营盈利后,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分红,盈利时按该生产线的利润率依据折股量化配股参与分红,同时设定最低保证线,生产线零利润时每户每年按500元分红,确保农户得到实惠。同时,定期组织入股贫困户,邀请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给予技术指导,确保百合种植户科学种植,并给予贫困户部分优质籽种和化肥,确保贫困户种植标准化,最大限度提高农户收入,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七里河区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打造百合优势核心生产区,鼓励后山农村发展百合产业,使全区百合种植面积保持在5万亩以上,百合收入占后山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百合产业为七里河区后山农民脱贫发挥了极大作用。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5年11月25日,七里河区龚家湾街道政务大厅宽敞明亮,务实新风扑面而来,市民王小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办理养老保险业务。

  “现在街道政务大厅宽敞明亮了,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周到,效率比以前快多了,过去一件事得跑好几趟,转几个办公室,现在只有手续合适,一杯水的工夫就办好了。”王小花说。

  七里河区加大落实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卫生等政策力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4%,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1%。全区新建村级文化广场9座,配备健身器材120套,建成20个乡村舞台,新建街道社区政务大厅15个、修建文化长廊、文化墙1850米,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3个,行政村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配备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此基础上,七里河区探索建立政府“扶贫救助基金”,积极引导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捐资充实基金,对无劳动能力或因病、因学、因灾等无法通过自身劳动脱贫的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后,落实救助兜底扶贫政策,让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康庄大道。(记者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