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粮援项目在我国贫困地区生根结果
新华社兰州4月14日电(记者 张钦)4月8日,58岁的农民寇宗俊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凛冽大风中,第二次迎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31位肤色不同的客人。27年前,当时还吃不饱肚子的他,第一次与世界粮食计划署打交道。
寇宗俊的家乡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距离北京有2000多公里,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虽然黄河穿境而过,但当地毗邻腾格里沙漠,不是植被稀疏的荒滩,就是缺水少地、十年九旱的山区。寇宗俊的老家就在这片山区里的中泉乡中庄村,广种薄收,每天只能吃到五成饱。
为了让像寇宗俊这样的甘肃数百万贫困人口免受饥饿之苦,中国政府斥巨资启动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1987年,随着景电二期工程建成,巨龙般的管道将黄河水上扬700多米,使曾是荒滩的景泰川变成绿洲,为40多万贫困人口重建绿色家园。作为对景电工程的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于1990年启动代号为“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3355”的粮食援助项目,在5年间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援粮10万余吨,吸引40万余移民中的11.55万投工投劳,将2.47万公顷荒滩平整成水浇地。
27年之后,4月7日至8日,世界粮食计划署的31名工作人员来到甘肃参观异地扶贫搬迁并回访当年粮援计划的项目受益区,寇宗俊第二次与世界粮食计划署谋面。“当时,我每平整一天土地,能获得6斤粮食。”他告诉参观者们,1990年他挣了2000多斤粮食,相当于全家人在山区一年的粮食产量。由此,在这里平整土地的500多户人落户、扎根,形成一个移民新村:杨柳村。
初春4月,杨柳村的杨柳抽出新芽。寇宗俊将31位不同肤色的客人迎入杨柳村,一路上田连阡陌,防风林与灌溉渠密织,一座座移民院落里有高大明亮的民居、标准化羊舍,有的院子里还停着轿车。
当一位参观者问及生活现状时,寇宗俊笑着回答:“我现在种有60亩耕地,玉米亩产已达2000多斤,有两辆轿车、4台农用拖拉机、两辆摩托车和其他农业机械。我一家人收获的玉米,相当于我们移民前一个几十户人的自然村的产出。”
像寇宗俊这样,甘肃省景电工程项目区40万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根本逆转。据甘肃省景电工程管理局统计,2015年,景电工程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3.37亿元,是工程建设总投资的19.55倍,百万亩灌区与10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有效地阻挡腾格里沙漠的南侵,当地年均降水量由185毫米增加到201.6毫米。2015年,在“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3355”项目受益区,11.55万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7626元,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7563元,增长了120.04倍。
在紧邻寇宗俊家乡的武威市古浪县,景电工程正产生减贫的链式反应。由于高效节水农业在景电工程区大规模实施,至少3000多万立方米电力提灌的黄河水被节省出来,甘肃省在邻近的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地区开发8.62万亩荒滩,计划将古浪县南部高海拔地区的4万山区贫困人口全部搬迁“拔穷根”。4月7日,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前来参观中国的移民搬迁时,已有2.56万人入住黄花滩生态移民区。
“在我们参观所到之处,中国减贫的投入和成效都令人震撼,中国政府对国民做出的消除贫困承诺,令人赞赏。”世界粮食计划署政策与项目局局长斯坦莱克·萨姆坎格(Stanlake Samkange)说,“在反贫困中,中国政府也许有什么‘秘诀’。”
1979年至2005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实施了减贫和抗灾项目,价值超过10亿美元,有3000多万人受益,其中大多数居住在偏远的中西部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开展的行动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2008年和2010年,世界粮食计划署也积极参与到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的紧急援助中。
1979年至2005年,中国提供配套资金12亿美元支持粮食署在华开展援助工作。。如今,中国也已成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全球活动越来越重要的捐赠国。
斯坦莱克·萨姆坎格说,2016年3月,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达成新的战略伙伴协议,为加强消除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粮食无保障方面的合作,制定出协调战略合作框架。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发挥其优势,支持和援助中国面向7100万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并向有需求的国家分享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携手全世界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全球目前7.95亿饥饿人口摆脱饥饿和贫困。
“我们愿意继续深化合作,支持扩大中国在贫困地区实施的学校营养餐项目。”他说。
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姜良等官员说,他们同样期望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在贫困人口能力提升、营养改善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