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亮相金城兰州 创两项世界纪录

29.09.2014  19:17

29日,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亮相金城兰州,前来参观的人都驻足百米长卷前。(王文嘉  摄)

人民网兰州9月29日电(王文嘉)29日上午,世界最长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亮相金城兰州,展开这幅长卷,1000余枚篆刻印章,十八幅工笔绘制的罗汉像和5000多字的楷书经文赫然在目,蔚为壮观。

据记者了解,该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由甘肃旭东书画研究院敦煌分院院长王淑萍女士斥巨资打造,于2014年7月21日创作完成,2014年8月18日,世界纪录协会认证该长卷创世界最长的篆刻《金刚经》真丝长卷和世界最长的篆刻《金刚经》皮纸长卷两项世界记录,此次创造世界纪录的篆刻《金刚经》真丝长卷长100.83米,宽0.8米,篆刻《金刚经》皮纸长卷长100.01米,宽0.6米。

为了区别于其它的《金刚经》艺术品,王淑萍选择用篆刻的方式打造该长卷,分别由篆刻家张济华、画家李永军、邢登科、书法家孙志远、杨延文等5位知名艺术家历时3个多月联合打造而成。

王淑萍说:“世界的文化看中国,中国的文化看敦煌。作为我是土生土长的飞天儿女,打造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是我应该做的。

参与本次创作的敦煌本土著名画家李永军介绍:“本次创作十八罗汉主要以莫高窟唐代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表现。神采各异,用色处理方法都是经过多年临摹莫高窟的壁画来处理的这个手法,和其它不一样”。

记者了解到,该长卷采用篆刻方式,先将《金刚经》全文篆刻在大小不等的寿山石印章上,再将印章按照经文顺序印在真丝绢上。每一句经文刻一枚印章,仅刻章用的寿山石就达一吨有余。

负责篆刻经文的是敦煌本土年逾古稀的著名篆刻家张济华先生,他家世代研习金石篆刻,有很深的艺术造诣,他告诉记者:“我从十二岁开始学刻章,已经六十年了,这是作为我来讲最大的工程。刻完《金刚经》全文之后,再刻别的作品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篆刻《金刚经》是我今生的收山之作。

金刚经》是一部影响非常大的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此经采取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即是非相,并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

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顿悟成道。

为了让人们读懂《金刚经》,甘肃旭东书画研究院、中国国画院西北画院推选了两名优秀书法家将篆刻翻译成现代文字,再用小楷书写篆刻印章之旁,经文开始和各个段落间还印有“释迦牟尼佛像”和若干“小佛像”。

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的横空出世,是对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和佛法的传承和弘扬,是一部金石篆刻艺术的千古绝唱。

据悉,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还将作为特邀作品参加2014年10月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举办的首届“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暨“敦煌书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