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包装让月饼回归传统

16.09.2015  02:48

    中秋节临近,月饼销售硝烟再起。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市场月饼多数以“素颜”面市。9月13日,记者在张掖路看到中秋节味很浓的“月饼街”上,各种月饼以“素颜”面市备受市民的青睐。今年兰州市区各品牌糕点店内,月饼的包装也不再华丽,包装简约。中低价位月饼礼盒成为市场主流,大众消费成为今年月饼市场的销售主力军。(相关报道见9月15日《兰州日报》6版)

    前些年月饼市场呈现的种种乱象,让月饼成了公款送礼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的“天价月饼”、“黄金月饼”“豪华月饼”,使中秋团圆和谐的本意变了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有人搭节日的顺风车,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行行贿受贿之实;二是天价买来的月饼大都是公款消费,既可以发给单位人员,又可以用来送礼,还可以拿回扣,何乐而不为?就是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月饼价格越来越高,包装越来越离谱,普通民众只能“望月饼兴叹”。这两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公款送礼禁令让以往节日期间的“人情寻租”大大收敛。因此,有专家认为,月饼变为简约包装的理性消费符合市场规律,是一种好现象,让节日礼品回归了情谊往来的本位。

    当然除了天价月饼之外,相信不少人还受过月饼过度包装的苦。笔者前两年曾买过普通的一个月饼礼盒,里面仅装6块月饼,经过层层包裹竟然卖到两百多元。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约4000多万吨包装制品平均回收率仅为20%。究其原因,由于豪华包装的材料繁多,加大了回收利用的难度,进行纸塑分离和进行脱色漂白都会增加成本,而且处理后的污水更难处理,因此,几乎没有加工企业愿意回收这种豪华礼盒。这使得过度包装的月饼礼盒废弃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中秋佳节是我国一大传统节日,其核心内涵是家庭、民族、国家的团圆幸福。对中国人来说,中秋佳节,赏圆月吃月饼是一种传统习俗,它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美美满满,同时也传达出亲戚朋友间浓厚的情谊。我们绝不能让情意浓浓的月饼充斥着铜臭味,也绝不能让一枚小小的月饼承载太多的世俗风气。如今,天价月饼和过度包装月饼不好卖是件好事,普通简约包装月饼的热销更说明月饼又回归了传统文化的本意。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社会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去除了附着在月饼上的铺张浪费、天价包装等陋习,提升了社会的文明水平。

    中秋月饼,今年终于能返璞归真。中秋节,今年将朴实无华。中秋节将至,不妨让忙碌的我们,静静地感受一下清代诗人袁景澜在《咏月饼诗》中描述的画面吧——“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