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17.08.2015  04:58

李佩甫

格非

金宇澄

王蒙

苏童

    华社电第九届茅盾文学奖8月16日在北京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5部长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四年评选一次。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范围为2011年至2014年间出版的长篇小说,共有252部作品参评,比上届增加74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聘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2位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组成评奖委员会。评委对作品进行了认真阅读、深入讨论,经过5轮投票,于8月12日产生了10部提名作品并进行3天公示。8月16日,经第六轮投票,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并向社会公布了实名投票情况。有关人士认为,五部获奖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中国作协专门设立纪律监察组全程监督,聘请国家公证机构对评奖进行公证。有关举措为确保评奖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为改进文学评奖风气积累了经验。茅盾文学奖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设立,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四大文学奖项之一,自1982年开评至今,评选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力作,为激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于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

    李佩甫《生命册

    《生命册》是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

    作品主人公“”,是一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枪手、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不偏执,不轻狂,有着一切自省者的特点和带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人物,所以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地观察和审视着周围的一切。从“”的视点出发,串联起了“骆驼”、“老姑父”、“梁五方”、“虫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从一个个典型的人物身上,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可以看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纷纷扰扰的世界,看到中原大地上五十年来生长着的苦难和血泪,这是展示,是审视,是推敲,也是追问。

    李佩甫 1953年出生于河南许昌,著有长篇小说《羊的门》《城的灯》《等等灵魂》《生命册》等,中篇小说《黑蜻蜓》《村魂》《田园》。曾先后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飞天奖”、“华表奖”。现任河南省作协主席。

    格非《江南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

    《春尽江南》讲述了一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透视时代巨变面临的各种问题,深度解读时代精神疼痛的症结。这部小说主体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一年,而叙述所覆盖的时间幅度则长达二十年。小说通过描写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这对渐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边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透视了个体在剧变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迄今著有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江南三部曲》等,中篇小说集有《迷舟》、《唿哨》等。1995年出版有《格非文集》(三卷)。此外,还出版有小说理论专著《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文学讲稿《塞壬的歌声》,散文集《格非散文》等。

    金宇澄《繁花

    《繁花》曾获赞誉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说之一,甚至被拿来和《红楼梦》相比。

    《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

    金宇澄,生于上海,祖籍吴江黎里,著有中短篇集《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长篇小说《繁花》,主编《城市地图》、《飘泊在红海洋——我的大串联》等。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

    王蒙《这边风景

    《这边风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创作的,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但在各版本评传中都有所提及,因而是一本早有耳闻却迟迟未露面的小说。

    小说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独具新疆风情。该小说在每个章节后设计“小说人语”,用79岁的王蒙今时今日的角度去适时点评和阐述39岁王蒙当时的创作和思考,形成“79岁王蒙与39岁王蒙的对话”,为这部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添加了现代感和时代感。

    王蒙,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苏童《黄雀记

    书名源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喻小说的主要情节的交错复杂与命中注定。

    《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通过三个不同的当事人的视角,组成三段体的结构,写他们后来的成长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说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命运,背后是这个时代的变迁。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苏童,生于1963年,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教师、编辑,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