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三场学术报告 杨思信教授作报告

10.07.2015  16:21

      7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15年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三场学术报告,该院教授杨思信博士作了题为《国民党‘党化教育’政策的起源与演变》的报告,全院师生约80人聆听了报告。
      杨思信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国民党党化教育”问题研究的缘起和研究现状以及自己对该问题研究的整体思路与框架。他还分析和阐述了“国民党党化教育政策的历史起源”和“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党化教育”以及“1932年后国民党党化教育政策的调整”,最后着重分析和总结了“抗战前国民党党化教育政策失败的原因”。
      杨思信教授指出,战前国民党所极力推行的党化教育政策已归于失败,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列举了当时国民党人士归纳的失败原由,例如,国民党“党义课程独立设置,缺乏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学校行政当局对党义课程敷衍塞责;党义教师不良,整体水平不高;学生对党义课十分轻视;教材不适于教学;党义教育的整体环境不佳。”他认为,对于战前国民党推行党化教育政策失败的原因,当时国民党人的反思实际已经有所触及,但还有一些因素是导致这个政策失效的更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主要有:第一,“党化教育”缺乏坚实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第二,三民主义本身未形成系统化的学术体系;第三,1932年后国民党改“党义”课为“公民”课是一次不成功的改革;第四,国民党低劣的政治效能,影响了“党化教育”的说服力;第五,战前各派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党化教育”的批评与抵制,这也是“党化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杨思信的报告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其研究对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