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名医大讲堂进社区”走进南河新村社区
商报讯 (首席记者 金奉乾 实习生 李世洲) 昨日上午,“西部商报·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第28场活动走进兰州市南河新村社区。参加活动的3位医生发现,在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下,兰州市很多市民饱受“空调病”袭扰。3位医生特别提醒市民:预防“空调病”,6种方法很重要。
昨日,兰州市依然是高温天气,但滚滚热浪未能阻止“西部商报·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的步伐。上午8时许,本报记者和南河新村社区的工作人员早早地来到活动现场,布置好桌椅板凳后,又挂上了醒目的活动条幅。上午8时30分许,随着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3位医生的到来,已经围满群众的活动现场立刻热闹起来,第28场“名医大讲堂进社区”活动也随之拉开了序幕。
46岁的刘女士来到活动现场后,就不停地说:“这些天兰州的天气非常热,晚上睡不好觉,没有办法只好整夜开空调睡觉。结果第二天老是感到头晕气短,浑身疲乏无力,而且肩膀和膝关节部位麻木疼痛。”听完刘女士的叙述后,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得安立即为刘女士进行了简单诊断,经测量血压,发现刘女士的血压和心率正常。细心的吴得安医生又询问了刘女士一个月以前的身体状况,通过比较最终得出了答案,刘女士身上出现的许多不适症状,都是空调惹的祸,她就是典型的“空调病”受害者。
而家住兰州市渭源路十字的张先生在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大型地下商场上班,因长时间在中央空调下工作,最近他的身体经常出现疲倦、皮肤干燥、脖子和后背僵硬等症状。为此他还去医院进行了检查,但没有发现什么严重的异常情况。吴得安医生经过一番问诊,最终认定张先生也患上了“空调病”。
在活动现场,前来问诊的居民中有超过10人身体上出现的“异常”情况与空调有关,尤其以中青年女性居多。
据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得安和骨科主治医师庞增林分析,夏季很多人整夜开着空调睡觉,时间一长就患上了“空调病”。“空调病”的表现症状因人而异,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疲乏无力、肌肉酸痛、手足麻木、头痛咽痛、胃肠道不适。还有一些人因肩周和膝盖长期受凉,从而引发骨关节酸痛、僵硬等症状。
【故事1】 妇女为患脑梗的公公问诊【故事2】 摔断左臂 拿着片子来确诊
预防“空调病” 6种方法很重要
【故事1】 妇女为患脑梗的公公问诊
在活动现场,记者发现一位30多岁的妇女,她既没有测血压,也没有向医生询问什么防病知识。原来,来自重庆农村的胡女士如今在兰州务工,昨日上午她经过南河新村社区时发现现场有专家在义诊,于是就专门来为远在重庆老家的公公问诊。“我公公今年60多岁了,3年前就查出患有脑梗,但一直戒不了酒瘾,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白酒,是否对他健康有影响。”听完胡女士的话,省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武静莲对胡女士说:“脑梗患者必须戒烟戒酒,饮食上要非常注意,并且要适当运动……”听了武静莲的介绍后,胡女士拿起电话给公公打电话,将医生所说的话在电话中重复了一遍。
【故事2】 摔断左臂 拿着片子来确诊
今年52岁的祁女士在40多天前不慎摔断左臂,至今左臂都打着绷带。昨日上午10时许,她在活动现场发现有骨科医生为居民进行免费义诊服务,祁女士立即回家取来自己在省中医院拍的片子。“医生,我的左胳膊摔断都40多天了,已在医院做了治疗。最近几天我总感到左手活动很吃力,我担心术后恢复效果不好。”省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庞增林立即查看x光片,又耐心地询问了祁女士的情况,庞增林认为祁女士的伤情没有大碍,并建议祁女士在闲暇时多活动左手手指,多喝骨头汤,这样对恢复伤情有好处。
【健康提醒】
预防“空调病” 6种方法很重要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许多市民都选择用空调来降温,尤其是一些市民整夜开着空调睡觉。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总感到晕晕沉沉,四肢无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这就是“空调病”的典型症状。昨日上午参加“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第28场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的3位医生,特别向市民提出了6种预防“空调病”的方法:
●少开空调。
开窗通风,尽量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使用空调必须注意通风,每天应定时打开窗户,关闭空调,增气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
●避免局部受寒。
室温宜恒定在24℃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温差过大,极易伤身致病。
●避免空调风口正对身体。
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站在空调风口,尤其要避免空调直接吹向颈部。
●空调定期清洗。
长时间不清洗空调会有很多灰尘、细菌、病毒,在使用时就全部被人体吸入,容易致人生病。
●饮食要清淡。
要适当进行补水,在饮食方面,喝清淡、利尿的汤水,补充水分和盐分。
●吃点生姜。
生姜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多喝一些含生姜的汤,以对抗由空调病引发的风寒等症状。
昨日上午,参加“西部商报·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第28场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的专家分别是: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得安,副主任药师武静莲,骨科主治医师庞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