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名医大讲堂进社区”走进南昌路社区

28.07.2015  18:48

商报讯  (首席记者  金奉乾  实习生  李世洲)  昨日上午,“西部商报·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第25场活动走进兰州市南昌路社区。在活动现场,医生们接诊了许多胃肠不适的居民,针对夏天胃肠疾病高发的现状,医生分析多半与贪食生冷食物及饮食不当有关。为确保市民健康,医生提醒市民,夏天莫让肠胃多受冷刺激,保护胃肠很重要。 
  昨日上午8时30分许,兰州市南昌路社区的6名工作人员,来到渭源路十字东北角的活动现场,挂起了醒目的活动条幅。为了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家门口的义诊服务,他们在路边当起了临时宣传员,“阿姨,一会儿这里举行‘名医进社区’活动,您可以向省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咨询防病知识。”社区卫生专干小赵向一位50多岁的妇女说道。
  上午9时许,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张梅、徐淑琴、马军3位医生来到现场,“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第25场活动立即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展开。3位医生先向居民们认真讲解防病知识,现场为一些求诊的居民进行义诊。“不用挂号,也不用排队就能轻松看病,太好了。”家住科技街附近的张大爷笑着说,他听完健康防病知识宣讲后,向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马军了解中医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医生,我儿子今年26岁了,他爱喝冰镇饮料,也常吃冷食。最近老是感到腹痛,有时候还头晕、呕吐。”一位头发花白的妇女问道。
  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徐淑琴表示,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爱喝冷饮、爱吃冷食,这样虽然一时痛快了,但过于寒凉的饮食,很容易损伤脾胃功能,而且生冷食物还有可能导致细菌、寄生虫等滋生,使得病从口入,胃肠功能较差的人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恶心、头晕等症状,“我怀疑您儿子的胃肠功能出现了问题,我建议您及时带儿子去大医院消化科系统检查一下。”听了徐淑琴的讲解,这位妇女表示今日将带儿子去医院检查治疗。记者在现场发现,许多路人也纷纷加入到“名医大讲堂进社区”活动中来,就家人肠胃最近出现问题进行咨询。
  参加“西部商报·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第25场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的专家: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五官科副主任医师张梅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徐淑琴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马军
  健康
  提醒
  夏季胃肠疾病高发,多半是饮食不当所致。据了解,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消化性溃疡是夏季消化科三大高发病症。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徐淑琴和中医科副主任马军特别提醒市民:夏天莫让肠胃多受冷刺激,保护胃肠四点很关键。
  ●补充营养
  夏日天气炎热,人们出汗增加,身体消耗也随之增多,建议市民注意营养补充,以供给身体消耗。如多吃西红柿、西瓜、桃子等,充足维生素,补养脾胃;同时还应注意,不要因炎热而吃寒凉饮食等,以免损伤脾胃。
  ●稀食养胃
  建议可多进稀食,稀粥、汤水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稀食不仅可有效补充水分、生津止渴,而且汤粥易于吸收,有助于健脾和胃。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则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少吃生冷
  医生建议,夏季虽然热,但特别要注意少吃生冷的东西。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以免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导致生理功能失调。
  ●注意饮食卫生
  夏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蔬菜等一定要清洗干净,不吃不卫生摊点的饮食。
  【故事1】
  八旬老太拄拐杖来问诊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一位背着双肩包拄着拐杖的八旬老奶奶来到现场,其他居民纷纷起身为老人让座。老奶奶咨询了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防治知识,现场医生为她测了血压。老人告诉记者,3个多月前,她不慎摔倒导致左腿骨折,虽然及时到医院治疗,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至今右腿无法正常活动,有时候还隐隐作痛,出门时必须拄拐杖。“在《西部商报》看到今天上午专家来南昌路社区搞义诊活动,我就拄拐杖过来了。年纪大了,病很多,谢谢医生们给我义诊。”老奶奶说。
  【故事2】
  酒店主厨胸闷两月后找医生
  来自会宁县的42岁男子张志贤,是渭源路十字附近一家酒店的后堂主厨。昨日上午9时40分许,他听到有关义诊活动的消息后,顾不上换衣服,穿着厨师服、戴着厨师帽来到义诊现场。他告诉医生,最近2个多月来,一直感到胸闷头晕,他怀疑是在酒店后堂工作,长时间受油烟熏呛所致。
  诊断后,综合其他两位医生的分析,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马军认为,这位酒店后堂主厨的心脏不太好,建议其尽快到大医院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