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耄耋舞者

28.06.2016  10:46

陈金元在自制的放大镜下雕刻

    一支普通的黑色英雄钢笔,咋看整个笔杆上只有密密的线条,但用放大镜仔细辨认发现,这支钢笔的笔杆上,竟然刻着三万多字的文章,一个个清晰隽秀的文字跃然笔上。谁能想到,这样精湛的刀法竟然出自一位80岁高龄、享誉平凉以及陇东地区的知名民间艺人的手里。

    从教师到镌刻艺人

    陈金元早年毕业于平凉师范,在庆阳当教师多年,对雕刻的爱好源于一次偶然。

    据老人回忆,那是1956年暑假,陈金元回平凉度假,无意间被一位雕刻艺人站在街头刻钢笔的神奇技艺折服。看到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只用一把简单的刻刀,不足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在钢笔上刻出各种图案,虽是非常简单的几笔线条,但却惟妙惟肖,陈金元佩服极了。

    当天,他就把这位年轻人邀请到了家中,在聊天中陈金元得知,这位年轻人叫祝应伦,也曾经是一位教师,不但精通雕刻,绘画方面也非常优秀,还可以双手同时书写,嘴中含笔也可写作。陈金元想拜师学艺,却被200元钱的学费挡在了门外。次日,祝应伦临走时嘴中含笔为陈金元写下了八个字“精益求精、学海无涯”。

    祝应伦走后,陈金元在老乡专做毛笔的地方要了一捆毛笔杆,用废钢锯条自己磨制成刻刀,凭借自己仅有的绘画基础,开始在毛笔杆上练习刻字样、图案。假期结束,陈金元带着100多支毛笔杆回到庆阳。几年后,陈金元终于能非常熟练地在笔杆上刻出各种图案,刀法刻工渐入佳境,花鸟鱼虫、人物肖像,在他的刻刀下都被描摹得栩栩如生,学校师生和周围乡亲们对他的这一手绝活,也是刮目相看。为了实现自己“一把刻刀闯天下”的豪情,陈金元曾经到西安、宝鸡以及河南三门峡等地,在街头给人刻钢笔挣些辛苦钱。后来,厌倦了漂泊的他又回到了家乡平凉,在汽车西站附近支起了一个刻字地摊,一天可以挣到十几元钱,南来北往的人们对他出神入化的手艺赞叹不已。

    钢笔杆上刻三万多字

    随着镌刻技艺的娴熟,陈金元已经不满足于那些简单的人物、风景、花鸟,他从报刊上看到一些艺人钻研微雕的报道,便自费到外地拜师学艺,并开始尝试将文学名著名篇“”上小小的钢笔。当时,他将《红楼梦》中的《葬花词》全文刻于钢笔,引来周围一片惊叹。但与他同住一屋的同学却对他说:“什么时候你刻的字我们肉眼看不到了,只有在放大镜下才可以看到的时候,你才算是成功了。”同学的肺腑之言,成为了陈金元追求微雕艺术的目标。

    坚持不懈的苦练和琢磨,使他摸索到了微雕的真谛:“不是用刀和眼睛,而是用心和灵感。”2004年,年近古稀的陈金元再次挑战自我,他凭借40年艰苦磨砺的经验,历经9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以及胡耀邦讲话全文,共31225字,镌刻于一支普通的黑色英雄牌钢笔杆上。陈老说,当他刻完最后一个字后,当时天色已经大亮,院子里的雄鸡正在报晓。他再次用放大镜仔细看了一遍全文,禁不住潸然泪下,那是欣喜的泪水,更是百感交集的泪水。

    想把钢笔微雕作品捐献出来

    在陈金元家里,记者看到了许多制作精美的大米刻字挂件和饰品。陈老说,一粒8x2毫米的大米,他一面能刻32个字,双面能刻64个字。

    据他介绍,喜欢刻大米源于2014年端午节,那天他去四中巷附近转悠,发现有一名外地人摆摊从事“大米刻字”。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对方只是用大米写字,而不是刻字,并当场指出了对方的“作弊”行为。受到启发的陈老,回到家里就开始着手研习大米刻字。没有趁手的刻大米微雕工具,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不同型号的刻刀,针头采用的是绣花针,刀把都是用废旧的钢笔改造的。看似简单的工具,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陈老说,在大米上刻字必须平心静气,一气呵成。如今,陈老创作大米作品达到200多件,内容涉及名言警句、重大历史事件、唐诗宋词、传统典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陈老告诉记者,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用32粒大米刻成了《千字文》,18粒大米刻成了《百家姓》。他说,一般情况下,刻30粒大米,只有一粒能成功。

    记者很吃惊,80岁高龄的陈老面对小的不能再小的字真的能全部看清吗?陈老微笑着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睛可好的很。”老人说,“我不为图名,也不为图利,就是想把微雕这门传统艺术保留下来,传给后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中国文化。”兰州晚报记者常舒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