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写华章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20.02.2016  10:36

  由华强集团投资嘉峪关市的方特欢乐世界自去年4月28日开园以来,7个月共接待游客89.79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67亿元。

  由陇西华盛影视有限公司投资定西市的陇西丝路文化主题公园“华盛欢乐世界”自去年8月开园,到年底,仅5个月时间累计接待游客9.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280万元。

  2015年12月10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实现了我省文化企业上市零的突破,也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出版传媒类企业,更是A股中唯一拥有著名期刊品牌的概念股。截至2015年,全省共建成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42家,销售收入达3.8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文化集市生产加工基地60家,实现产值4.1亿元,利润1.1亿元,引领4.8万多户农民进入“文化圈子”,从事文化产品加工,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创意金点子”。

  ……

  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串串令人欣慰的数据,清晰映射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文化产业发展风头正劲

  甘肃,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有着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老百姓并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是守着连绵的“宝藏”长期过着穷日子。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文化大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为载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宣传文化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各地各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景区建设规划纲要》《河西五市旅游联动发展总体方案》《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有效措施,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撑。

  资源充沛、政府重视、政策利好,甘肃发展文化产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期,以逆势上扬、后发赶超的劲头成就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数据最具说服力。

  从2011年到2015年,5年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62.03亿元、78.19亿元到105.18亿元、132.91亿元,再到2015年的157.09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连年增长,平均增速达26.2%。其中2013年增速最快,达34.52%。14个市州中,庆阳、酒泉、天水、兰州四市增速分别达43.2%、36.31%、35.33%和28.69%。喜人的数据让人坚信: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指标。从2011年到2015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1.24%、1.38%到1.67%、1.94%,再到2015年的2.31%,同样连年增长,稳步提升,不仅逐渐缩小着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差距,也毫无疑问昭示着在寻求经济转型新动力的关键时刻,我省文化产业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当地经济支柱性产业昂首迈进。

与社会资本共舞破“瓶颈”

  发展文化产业,资金是关键,更是绕不开的“瓶颈”。

  2013年6月25日,为解决产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差等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长期难以突破的重要瓶颈,省委省政府组建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为陇原文化产业发展“造血”。此后,省文发集团又陆续成立了甘肃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加大“造血”功能。

  但庞大的文化产业,显然难以自给自足。5年来,我省借助深圳文博会、兰洽会、国际文化产业大会、甘肃省文博会等展会平台,通过大招商、大项目,广拓文化产业的“输血”之路,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发展后劲;通过广宣传、频亮相,使甘肃成为吸“睛”又生“金”的文化投资热土。

  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甘肃从过去的改革开放后方置身于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造就“到甘肃投资文化,无疑是在文化‘门户’上投资”的佳话。

  数据是可靠的注释。

  “十二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共计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达70.65%。截至2015年底,全省在建项目共计772个,其中,主要在建和续建项目有:投资43亿元的旱码头项目和《又见敦煌》项目、投资30亿元的敦煌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项目、投资31亿元的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丝绸之路西部国际文商旅综合生态产业区项目,以及兰州海德堡极地海洋世界、敦煌龙行天下、瓜州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张芝文化一条街……

  “十二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21.64%。5年间,我省先后引进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和项目,如浙江长城影视集团在兰州新区投资30多亿元的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在武威投资35亿元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项目和在白银投资80亿元的黄河石林景区项目,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在临夏投资30亿元的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上海保奇影视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水投资40亿元的羲皇谷文化产业园区等。

  过去的这5年,我省大胆创新,让民间资本搅活文化产业一池春水,与社会资本共舞,舞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片崭新天地。

“文化+”蓄势发力补短板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施“文化+”既是大势所趋,更能补齐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短板。

  而实施“文化+”战略,融合是关键,是新常态下牵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核心是怎样“加”,“加”什么?

  不看现象看本质。甘肃不拘形式、不拘一格,打破传统的演出、广播、影视、出版等固有概念及其领域和板块,以“文化+”的思维,进入“文化+”全链接的大文化产业视野,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重头。我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不断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使文化在融合中更有活力,旅游在融合中更具魅力。近年来,甘肃旅游越来越火,丝路文明再放异彩。2015年,我省共实现旅游收入975亿元,比2010年的237亿元足足翻了两番。此外,截至2015年底,我省共规划文化旅游融合类项目714个,计划总投资1813.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36.61亿元,可谓后劲充足。

  文化与农业融合大放异彩。我省依托覆盖全省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乡镇发行网点,利用丰富的农村民间民俗工艺和劳动力资源建设文化集市,探索形成“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使我省民间民俗工艺品真正成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丰富农村产业门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文化与金融合作有所突破。先是组建了甘肃银行文化支行、甘肃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不断加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其次,金融企业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不断加大,到2015年,全省金融企业支持文化产业各类资金达4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亿元,同比增长28%。而我省共规划文化金融合作类项目达118个,计划投资120.0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5.3亿元,同样值得期待。

  文化与科技融合方兴未艾。无论是集“编、印、发”于一体的国有文化企业“甘肃飞天”与致力于新型碳纤维复合发热的民营科技企业“上海热丽”的意外“联姻”,还是有计划地投入巨资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用领先全球的科技技术再现无与伦比的敦煌文化;无论是兰州市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还是省广电网络公司全面上线阿里云平台,这些方兴未艾的文化科技融合项目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喜人成效。

  此外,文化与商贸、体育、餐饮等诸多产业也不断碰撞出耀眼火花,催生了岐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体验区、智慧旅游云联网互联网平台等一批融合度高、关联性强、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新兴文化业态,在陇原大地劲吹融合之风,热播融合之雨,盛开融合之花,广结融合之果。

  “十二五”,甘肃抓住机遇,焕发精神,用激情弹奏出了铿锵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旋律,泼洒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产业发展画卷;“十三五”,甘肃必将组合运用“点金术”,逐个打开陇原文化产业发展的秘钥,打造陇原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版。(记者施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