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的耄耋院士VS“睡趴”的年轻学子

18.09.2014  14:00

  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吴良镛院士在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而台下坐的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下一片……

  看到这组新闻图片,估计观者和读者都会跟那一片趴下睡觉的学子们一样,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照片呈现的反差太明显,视觉冲击的对比也太强烈。学界泰斗与初入门者,长者与后生,站着与趴下,执着与懈怠……很多很多,让人五味杂陈,在大跌眼镜之余难免唏嘘感叹。

  想到尊重的话题。一个92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一个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学界泰斗,一手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一步步缓缓走上台,坚持站着作报告。工作人员怕出现意外,专门搬了把凳子坐在报告台吴老身后。吴老站着,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是对他所作报告《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尊重,是对刚入门年轻学子的厚望与尊重。而那一片趴下的年轻人,以异样的方式,“回敬”了对知识、对人才、对长者的“另类”尊重,最终必然也引来舆论对他们的“尊重”。

  想到信仰的话题。信仰是行动的力量之源。一个92岁高龄的老者,在台上一站就是35分钟,若非那种对科学的信仰、对事业的信仰和对使命的信仰,是很难坚持住的。相比之下,那些耐不住35分钟的年轻学子,他们“嗜睡”的低级欲望在吴老的敬业精神面前彻底垮塌,学风惨淡的背后,是信仰缺失所造成的精神萎靡。这不得不引人担忧,担负未来的这一批年轻人,难不成要做“垮掉的一代”?

  想到教育的话题。无疑,我们的教育在探索中前进,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方向一直没变。而我们多年的“素质教育”实践,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趴下的那一片年轻人,经历了考场的千淘万漉终于进入“研究生”的行列,他们确实太辛苦也太累了,终于在大师面前舒坦地睡上一觉。诸不知,吴老们一直的坚守,恐怕难以引起后来者的坚持。缺钙、浮躁的速成教育,值得反思。国学的传承,民族精神的传承,自强不息精神的磨砺,都是这批年轻人急需补上的钙。

  最后,想到胜利的话题。毋庸置疑,这堂报告会是成功的,不亚于吴老上一次站在这里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大红证书时的光荣。胜利属于老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意志和信仰,树立了一个标杆和一面镜子。他做到了,足以让人感动。在这面镜子和标杆下,“趴下”的一代不得不汗颜和羞愧。好在这种“负激励”还算及时,让这些缺钙的孩子们,再红红脸补补钙,也许在将来的路上能更加健康地成长,这也是另一种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