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荣获“2015年度中国互联网+旅游先行者”

29.12.2015  09:24

    原标题:中国互联网+旅游景区大数据应用联盟成立 莫高窟获“2015年度中国互联网+旅游先行者”

敦煌莫高窟

    新华网甘肃频道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互联网+旅游的蓝海市场被大大拓宽。12月24日,在中国互联网+开放合作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新华网与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共同成立“中国互联网+旅游景区大数据应用联盟”。敦煌莫高窟与全国其他42家景区作为首批入选“中国互联网+旅游景区大数据应用联盟”成员。同时,由于敦煌莫高窟近年来在智慧旅游上所作出的突出成绩,还被授予“2015年度中国互联网+旅游先行者”荣誉称号。

    “中国互联网+旅游景区大数据应用联盟”以大数据应用为主线,探索“十三五”期间新型旅游服务模式,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和服务升级。新华网副总编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总经理申江婴和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为“中国互联网+旅游景区大数据应用联盟”揭牌。经过来自福建、天津、河北、黑龙江、江苏、山东、甘肃等全国各地的申报与筛选,最终,甘肃敦煌莫高窟、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42家旅游景区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而且,根据各景区近年来在智慧旅游方面所做出的成绩,甘肃敦煌莫高窟等20家景区还荣获“2015年度中国互联网+旅游先行者”荣誉称号。

“2015年度中国互联网+旅游先行者”荣誉称号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表示,联盟的成立是对大数据应用的一个有利尝试。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创新业务总监孙琦介绍,联盟将为景区提供基于数据后台的处理分析和运营支撑,以及全媒体的运营能力,真正实现景区和用户之间的联动,实现景区建设和运营全周期的管理。同时,联盟还将为景区所在地政府提供旅游目的地发展情况,为游客提供安全上网流量和个性化景区导游咨询服务,有效支持旅游大数据市场化应用的相关尝试,打造互联网+旅游景区的全游程交互式用户体验。

    敦煌莫高窟近年来高度重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文物保护管理中的应用,以互联网加游客服务、加文物监测保护,全面提升了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水平。

    据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孙志军介绍,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景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服务、保护和展示成果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自2011年起就已经在莫高窟实现了wifi全覆盖,为参观莫高窟的游客提供免费的互联网服务。今年又增加了西千佛洞的wifi覆盖;二是,自2013年起,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开放洞窟外设置了二维码,以图文形式向游客介绍开放洞窟内容。今年又对榆林窟、西千佛洞的开放洞窟设置了二维码图文介绍。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为游客提供了莫高窟98个洞窟、榆林窟16个洞窟、西千佛洞6个洞窟的二维码图文介绍,游客利用敦煌研究院免费为游客提供的wifi可以轻松获取洞窟内容;三是,敦煌研究院开发了“莫高窟移动导览”、“莫高窟参观预约”等App,为游客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四是,在莫高窟洞窟内设置了温湿度、二氧化碳等监控装置,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时监控洞窟微环境;五是,敦煌研究院数字展示中心预约系统一级指挥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时调度前往莫高窟参观的游客数量,平衡了各时间段的游客人数;六是,敦煌研究院洞窟监测预警系统对所有开放洞窟进行实时监测,遇到洞窟内控制参数达到警戒值就与游客参观系统协调,调整开放洞窟,以保证洞窟文物的安全;七是,自2014年开始,参观敦煌莫高窟全面实行网上预约。(李鹏)

莫高窟预约导览系统手机界面

游客扫描莫高窟二维码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