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数量质量齐增长 多点突破提实力——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科学研究工作巡礼

26.04.2021  21:28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科研工作从规章制度、科研氛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等薄弱环节入手,坚持“学悟讲用”探究新思路新方法,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整体科研能力及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

建章立制 提高科研奖励促发展

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科研规章制度,明确科研基本任务及计算办法,规定科研成果分类办法,明晰科研成果认定依据,大幅度提高了高级别科研成果奖励标准,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绩。

科研项目量质齐增。2015年来,科研项目立项696项,项目总经费达4537.14万元。2018年,学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获批立项数量与资助经费位列第一,在省内高校中位列第五;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在省内高校中位列第二,重点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均实现了质的飞跃。2019年学校科研资助总经费首次超过1000万元大关,达到1254.97万元。横向科研方面,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132项,合同总经费达2000.55万元,有力地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科研成果稳中求升。2015年以来,合计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3766篇,其中SCI(E)280篇,EI 117篇,CSCD 158篇,CSSCI 167篇,北大核心103篇,实现了SSCI、A&H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从无到有;出版专著、教材338部;授权专利32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40项,外观设计专利81项。根据科睿唯安2018年5 月ESI统计数据显示,我校ESI论文被引次数2203次,影响力在省内高校排名第六;被引论文百分比为75.34,在省内高校排名第三,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及学术影响力逐步提升。

科研获奖实现突破。2016年获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3项;2018年获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2018年获甘肃省技术发明奖1项,2019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1项、科技进步奖1项;2020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1项。获甘肃省第八届敦煌文艺奖2项;获中央宣传部2019年地方优秀外宣品印刷类一等奖1项。2015年以来合计省部级奖励达37项,实现了省级自然科学奖的零突破和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的零突破。

因势利导 创设科研氛围激潜能

学校承办“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9次;邀请清华大学孙明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敏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学术讲座500余场;教师外出讲学600余人(次);在学校校园网推出“科研人物”主题宣传,对科研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的15名教师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科研工作群等新媒体主动捕捉、及时发布科研通讯,对科研项目、科研获奖予以报道,对科研业绩有突破的老师及时宣传鼓励,其中单篇最高点击量近万次,营造了浓郁的科研氛围。

持续推进 建设 科研平台强应用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积极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2015年以来获批地厅级以上科研平台8个。其中,获省发改委批准成立“甘肃省焊接技术与焊接质量评价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矿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获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路易•艾黎研究中心” ,获省教育厅批准建设“城市社会心理研究智库”“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基地”,获兰州市委组织部和科技局批准成立“兰州市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特别是2020年学校“西部民歌”入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实现了学校教育部教学科研平台的零突破。

展望未来,学校科研工作将积极探索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相适应的科研评价机制,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加快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一起,共同努力提升学校科研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