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时空 探寻“秦人”文化

20.07.2015  02:44

现存于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蟠虺纹瓦棱纹盨

【走进大堡子山遗址】

    【本报陇南讯】7月18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中新社、香港文汇报等新闻单位组成的流失文物回归国内媒体记者团一行近30人来到了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群,走进了这个承载着千年秦人历史、备受世界关注的文化遗存,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触记录着甘肃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在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等文物考古界专家的全程陪同和讲解下,一行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古老的秦人世界,感受着陇上文物工作者们为呵护这份珍贵的遗存而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专家谈:回归文物使大堡子山考古证据更加完善

    当日,采访团先后前往了大堡子山遗址的乐器坑、殉人坑、殉马坑,并参观了一处正在开掘中的墓葬。一路上,专家们为采访团成员细致、耐心地讲解着每一处遗迹的文化积淀以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让神秘的考古现场重现在人们眼前,言语中流露出考古专家们对这片土地寄予的深厚感情。

    “虽然大堡子山遗址群在当年有完备的防御措施,但是却敌不过近现代盗墓活动猖狂的挖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堡子山遗址群的破坏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在采访途中,满地的盗洞依然清晰可见,面对这一情景正在指挥现场作业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领队侯红伟告诉记者:“盗墓者的破坏性就在于没有规则,破坏了现场,让我们正常的考古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地质层被破坏,使我们无法从地形上来判断墓坑的年代。

    王辉说:“32件金饰片的回归,使得大堡子山考古的证据更加完善,从实物价值上为我们呈现了先秦人生产生活的片段,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随着未来考古资料的进一步积累和科研技术的大幅进步,我们必将会离秦人的真实生活越接近。同时,此次回归更为我国继续追溯海外流散文物回归开了个好头。

    媒体探:科学规划成就甘肃文物保护工作美好前景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角,现场最忙碌的莫过于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们,照相、摄影、采访、记录,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部分记者都是第一次与深山里的“古墓”进行亲密接触,大到墓葬的坑穴,小到一片遗骨,甚至连现场工作的民工都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如何证明这32件金饰片来自大堡子山遗址群?这里出土的文物最大的价值是什么?考古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甘肃考古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让考古成为文物追索的有力证据?一个个或专业、或刁钻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轰出,连博学广闻的考古专家们都应接不暇,而为了保证每一位记者都获得自己满意的答案,只能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分门别类地给予充分解答。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说:“还是第一次与陇原大地有着这么深入的接触,无论是遗址规模的庞大还是考古工作的艰辛都令我惊叹不已,还有甘肃丰富的文物遗存也深深吸引了我。特别是了解到为了家乡的文物考古工作,这些专家、学者把时间与生活都投入在了这片土地之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来自《光明日报》的宋喜群是采访团中为数不多比较熟悉甘肃的记者,也因此对此行有着特殊的感受,他说:“多年来,甘肃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尽管曾经的盗掘对包括大堡子山遗址在内的不少文化遗存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但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力度正在不断加强、科技手段正在显著提升。特别是就目前针对大堡子山遗址制定并开始实施的保护规划,其科学性、实践性让我们看到了甘肃文物保护工作的大好前景。

    看未来:保护与利用并举成就经典文化景区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是当天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站,采访团成员走进了崭新的文物陈列大厅,来自大堡子山遗址的一件件珍贵文物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眼前,静静讲述着那久远的故事。在这里,那些历经岁月磨砺的文物不仅找到了“安身之处”,更为这处遗址未来的保护工作描绘出美好蓝图。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5960万元,为仿古式主体三层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布展面积3661平方米,现馆藏文物50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近150件,古籍资料10000余册。是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学术研究、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博物馆。二楼主要展示礼县秦早期文化文物;三楼主要展示礼县历史、民俗及翰林遗珍书画等。目前,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已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免费向社会开放。

    记者了解到,为发掘保护大堡子山遗址,去年以来,礼县还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完成了《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保护规划》和《大堡子山景区开发建设规划》,规划面积19.98平方公里,总投资27.87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先开发核心景区,面积25万平方米,概算投资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