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天地宽——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见成效

17.11.2017  03:4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对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深山区、林缘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脱贫难度大的20.8万户96.3万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后续产业发展各具特色,迁出区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预期目标。

合理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和安置点,是确保搬迁安置和后续发展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2015年,在定西市安定区易地搬迁项目实施中,马雄一家人走出大山,成为香泉村易地搬迁安置户。通过项目资金补贴和村上的统一规划,马雄当年就在安置点建起了一座漂亮的二层小楼,现在,全家人通过外出务工、牛羊养殖等措施,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这两天,镇原县郭塬村的魏正举忙着从老窑洞搬进新家。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家分到了一户96平方米的房子。

为了解决搬出群众的发展问题,镇原县郭原乡王咀村根据自身特点,新建了蔬菜大棚、培育了苗林结合点,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

定西、庆阳以就近集中搬迁安置模式为主,依托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工业园区进行安置,引导群众逐步向城镇有序搬迁,实现梯次转移;同时依托加快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工程,统筹谋划布局,走出一条以搬迁聚人气、提形象、育主体、兴产业、促增收、助脱贫的新路。

在地处陇南市武都区的坪牙藏族乡,当地政府通过插花、城镇化安置等方式,有效解决用地难题。同时,积极鼓励搬迁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劳务输转、乡村旅游、资产收益分红等多种措施,不断拓宽增收门路,确保搬迁群众稳定脱贫致富。目前,坪牙乡自愿搬迁的群众已占计划搬迁总数的90%以上。

在武威市,依托祁连山生态屏障保护、石羊河流域治理、黄河调水等工程,以水定地,以地定人,利用国有农林场、新开垦的耕地作为安置用地,通过集中安置和发展设施农业,易地搬迁工作实现了扶贫开发和生态治理的有机统一。

五年来,我省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因地制宜支持搬迁群众发展富民产业。在一系列统筹兼顾的政策推动下,全省2016年项目计划搬迁24.94万人,截至今年8月底,702个集中安置点中有493个竣工,5.3万建档立卡群众实现入住。2017年全省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任务5.51万户23.79万人,截至8月底,606个安置点中有566个开工建设,开工率为93%,完成投资约33.15亿元。

甘肃台综合报道

记者:甘肃台,马雪莲,定西台,李军林,陇南台,方静,庆阳台,何树安,刘向前,任涛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