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了教师就是穷了教育

05.11.2015  08:26

    米格

    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办法》指出,我省将改革机制,激发活力,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到2017年,力争使全省乡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相关报道见11月3日《兰州日报》一版)

    农村教育是当前国家整个基础教育的“短板”,而这个“短板”中的“短板”则是农村教师队伍。为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国家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包括免费师范生政策、实行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等,但总体而言,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还是很弱,并且已有教师队伍还在不断大量流失。今年9月,榆中县第五中学初二年级百余名学生开学已经三周多,物理课却一直无法开课,原因正是去年榆中县委托人社局面向事业编制内的老师等招录警察,很多学校的老师都被招录当警察了。

    其实,榆中县第五中学流失教师的现象并不是孤立,也不算非常典型。2014年初,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在对全国9个省份、19个区县、174所学校共5285名教师进行调查后,报告发现,农村教育虽然得到了硬件上的改善,但由于工资待遇低下,职称评定难,在荣誉体系中处于末端,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却日益减弱。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生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29.3%。在农村教育基础薄弱,还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状况下,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硬件上的差距相对好解决,而像教学质量和乡村教师队伍稳定这样的软件建设则非一日之功。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的乡村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因此,改变乡村教师长期以来在工资待遇方面比城市教师差的现状,在编制设计、职称评聘等方面更多向乡村教师倾斜,就成为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必要条件。

    对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此前也不断引发社会关注,社会舆论对此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光靠工资待遇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太“物质化”,和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合拍,再就是提高待遇显然不能是杯水车薪那么一点,而是需要大幅度提高,需要政府财政来支付这笔费用,这对很多欠发达地区而言也是很大的压力。但只要不是要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只落在嘴边,就应该明白:穷教师就是穷教育,苦教师就是苦孩子。能在当下选择投身农村教育,这样的教师已经是非常具有“奉献”精神了。因此,再不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中国的农村基层教育真要将陷入无人可教的地步。

    今年4月,中央深改办还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即将施行的《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提出,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各项待遇,使乡村教师待遇总体上高于县城教师。同时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这样的办法措施,才是提高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最切实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