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岗补贴是经济新常态的就业稳压器

08.05.2015  11:40

  市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委日前研究制定了《兰州市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从2014年起到2020年底,我市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定岗位补贴(以下简称“稳岗补贴”)。企业裁员率越低,享受稳岗补贴越高;裁员率高于4%的,不给予稳岗补贴。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习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把握,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经济新常态有三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特点都会从不同层面影响就业稳定。

  新常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毋庸置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条件,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产生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当我们经济增长速度降为中高速时,我们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也就存在不确定性。同时,产业升级转型带来的传统企业关停并转、重组等举措也会对现有就业岗位造成冲击。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就业表现出的首要特征就是新增就业岗位存在不确定性,导致预期就业形势比较难以把握。另外,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程中,无论是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还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都将加速进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工业4.0、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将大大减少了对一般劳动力的依赖,转而对人才的依赖。这样,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此外,在经济新常态中,资本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技术取代人工的趋势,因此,当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时,劳动者的技能、经验、知识结构与可提供的职位空缺不相适应,劳动力结构未能迅速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就会带来结构性失业。

  当然,新常态给就业形势带来的并不都是负面影响,相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创新登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创业来讲是绝好的机遇,创业者也将迎来历史性的机会和机遇,鼓励创业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工作的必然选择。其次,伴随着产业升级,大量的劳动力将转移到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又是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产业。因此,当前面临的就业不稳定局面只是新常态转型过程中的过度产物,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和实现升级换代,就业形势必将从劳动力相对过剩向劳动力相对不足翻转。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出台稳岗补贴政策措施,主要目的就是让这一过度能够更平稳,避免就业不稳定冲击经济稳定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岗补贴”政策的推出,事关民生福祉和经济平稳发展,是一项未雨绸缪的政策。

  同时,采用稳岗补贴政策也是对失业保险基金灵活运用的一个方式。我国的失业保险基金长期处于超收而支出不足的状况,目前失业保险基金账户结余已多到即使立即停止征收也足够发6年的失业保险金,最高的青海省结余甚至够用30年。实际上,失业保险基金的大量结余并非好事,失业保险本是在经济不景气时为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提供第一道保障,但现在巨额的失业保险金在账户中沉睡而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所以,利用失业保险基金进行“稳岗补贴”,对因经营暂时困难面临大规模解雇员工的企业实施援助,降低企业解雇在岗员工造成的社会风险,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