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双剑合璧” 助小微“强身健体”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而且大力推动了税收增长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举措的推动下,我国中小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在5月2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整个中小企业发展仍处于合理区间,总体平稳健康。”他表示,中小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成本上升较快、市场需求不足、融资难融资贵、负担重等问题。
多管齐下缓解融资难
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由于财务状况不透明、不规范,缺乏有效抵押、质押品,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特有问题。正如郑昕所言:“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问题。”
为缓解这一问题,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供给,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日前记者在 江苏 南京采访时, 江苏银行 城中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各大金融机构积极主动进行战略转型。城商行也加大了对个体和小微的服务力度。
互联网金融 的兴起,为小微企业拓展了新的融资渠道。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苏南不少农户和小微企业通过依法合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鑫贷获得了自己急需的资金支持。各种渠道的拓宽,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虽然多方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但是面对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小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高歌猛进对传统金融带来的“鲶鱼”效应,后期金融机构业务“下沉”至小微企业是一大趋势,随着金融对小微企业“输血”力度的加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望进一步缓解。
为小微减负 促其轻装上阵
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加大,不仅面临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长期压力,同时资源和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因此,为企业减负,是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营改增不断扩围,而服务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其受惠主体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根据 财政部 发布的数据,2013年营改增试点减税规模超过1400亿元。
日前,我国决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这项政策的门槛从2009年的3万元提高到2012年的6万元,现在又进一步提高到10万元。门槛变化的背后是受惠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此外,我国还取消和减免了一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 工信部 中小企业司副司长许科敏表示,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深化涉企收费制度改革。一是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把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布,清单之外的项目一律不得收费。二是进一步取消或者减免对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也要对收费情况进行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规的收费。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各种违规收费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
创新是核心
政府重在营造良好环境
“专、精、特、新”是 日本 和欧洲很多国家发展产业集群的必由之路。许科敏表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小微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不能仅指望政策的帮扶,还需要其练好内功,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铸造“防波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对于政府来讲,其重点是完善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引导企业走转型升级的道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金融和财税“两轮”驱动,推动小微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