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新常态 把握工作主动权
中国兰州网12月9日消息 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3个主要特点以及带来的4个新机遇。这是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应对挑战的信心能力。在我国经济面临着复杂系统转型,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从认识上看,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唯有从根子上深刻认识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切实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新常态首先意味着新机遇。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不仅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市场需求,还会带来更全面、更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结构再平衡,为中国经济提供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比如,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机遇。目前,我国城镇化已经到了必须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如果顺应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不仅会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而且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特别是助推生产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再如,消费升级的新机遇。在新常态下,无论是消费形式还是消费内容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消费的形式升级,更多地从“线下”走到“线上”,消费内容也将加速从生存型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这些都将给行业、企业带来重大机遇。此外,还有科技创新的新机遇。目前,我国科技发展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到了完全可以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时期。抓住这个机遇,势必能给经济增长增添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
当然,毋庸置疑,新常态也预示着多重挑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矛盾困难增多,“三期”叠加问题交织。从宏观上看,既有增长动力转化的挑战,还面临经济速度由高速转入中高速的挑战。特别是转向新常态,意味着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原有动力加速弱化,新的动力加快形成。但现在的问题是,原有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的动力减弱了,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完全形成,“创新红利”和“体制红利”的充分释放还需要一个过程。从微观上看,过去一些隐性矛盾正在暴露出来,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隐患也有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