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做客伏羲堂论坛 畅谈气候变化与南极科考经历体会
6月1日上午,伏羲堂论坛三十六讲在学校礼堂隆重开讲。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研究员,作了题为“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科学发展——兼谈南极科学探险生涯”的报告。
校党委书记张俊宗,副校长潘峰,校党委常委闫述乾、李允,以及1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副校长赵兴绪主持。
冰冻圈研究到底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近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徒步横穿南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带着上述问题,秦大河详细讲解了冰冻圈的概念、研究价值、最新成果,全球气候变化及趋势,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他用三句话作了概括: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显著的;人类对气候的干扰越大,则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多,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加广泛和不可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限制气候变化,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随后,秦大河分享了28年前横穿南极的经历与体会。1989年7月至1990年3月,他参加了国际科学考察队,徒步5968公里横穿南极大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借助机械手段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从此,秦大河作为横穿南极的第一位中国人而家喻户晓。“当时,我还没学会滑雪,前段行程几乎是连滚带爬跟着队伍前进。”
为什么要进行南极科考?秦大河说,“南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和环境污染最少的地区,是研究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和日地关系的理想场所,对了解人类活动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南极冰盖在形成过程中,记录了很多地球环境气候变化的细节,这些都是珍贵的资料。”
“在美国训练期间,身高1.84米,体重82公斤的我接受了严格体检。结果身体没什么问题,牙齿却闹了毛病。牙医告诉我必须拔掉‘坏牙’,否则就不能参加科考。因为,长期科考对体力要求很高,路上要吃压缩食品来补充热量,一旦牙疼发作不能吃东西,不仅对自己不好,还会拖累整个队伍。就这样,我一次性拔掉了10颗牙。”秦院士的这段讲述,充分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敬业与执着。
“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秦大河说。他经历的最低温度是零下49.5摄氏度,以至于面部冻伤。在科考途中,他每隔一定距离都要挖一个1米深的雪坑来采集雪样,并观察记录雪层剖面,通过对雪样微量成分的分析,以获得诸如大气环流的路径和物质迁移、堆积特征等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但挖雪坑是体力活,一个1米深的雪坑要迎着狂风,花费几个小时。汗水结成的冰块常常挂在衣服上,每天外套脱下来一刮,就有一小盆儿冰块。在科考中,秦大河共采得800多个珍贵雪样,这些样品迄今为止仍是世界唯一的。
报告中,秦大河还展示了他在南极工作期间拍摄的永夜、极光、冰川、企鹅、暴风雪等精美照片。当师生看到秦大河拿着国旗在南极点的照片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最后,秦大河鼓励大家在科研道路上,要专心致志,孜孜以求,不懈钻研。他说,攻克科学难题,需要充满勇气和毅力的献身精神。
赵兴绪在主持报告时说,秦大河院士用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阐述了气候变化规律,剖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报告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影像与图文并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了解,秦大河的父亲秦和生是国立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主要从事兽疫防治、兽医临床、兽医外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担任学校出版组主任,家畜病院副主任、兽医外科教研室主任。负责编写了全国统编教材《兽医外科学》,著有《兽医外科学总论》《兽医外科学各论》《家畜矫形外科学》《马骡胃肠病》等书籍。秦和生是国内兽医外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兽医教育和兽医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报告结束后,张俊宗、赵兴绪陪同秦大河,参观了学校认知馆。
“我生在小西湖,长在黄羊镇,与甘肃农业大学共同成长,与学校有着深厚感情,回到学校倍感亲切。”一张张历史老照片,勾起了秦大河院士的深深回忆。他说,“父亲秦和生与学校创始人盛彤笙院士同是中央大学的校友,彼此非常了解。1935年,父亲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毕业后,先后在河北、山东、四川、宁夏、陕西等地工作。国立兽医学院筹建前期,父亲接受了盛彤笙的盛情邀请,来到国立兽医学院工作,并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甘肃农业大学。”提到父亲秦和生,秦大河满怀思念。“父亲是个严谨勤奋、一丝不苟、性情谦和的人,具备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坚毅品质。他经常会伏案夜读、认真做笔记,直到晚年也坚持学习。在编写教材时,父亲亲笔完成的绘图插画非常漂亮,让所有人赏心悦目。同时,父亲的国文造诣很深厚,精通古诗,并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英语、日语和俄语。”
秦大河 简介
秦大河,著名地理学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参与和领导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及领导中国气候环境演变评估,为深刻认识气候变化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倡导冰冻圈科学概念,创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了中科院重大、科技部973项目,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从气象数据共享入手,率先启动中国科学数据共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冰冻圈服务功能形成过程及其综合区划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发表论著400余篇(部),参与领导的IPCC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曾获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