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采访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
老工业基地创新中浴火重生——访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增长动力日益减弱,必须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才能实现爬坡过坎、行稳致远。甘肃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偏重的矛盾突出,但具有较好的科教资源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甘肃推动转型升级、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用高新技术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实施主导产品升级换代、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等技改项目,努力让传统产业浴火重生、“老树发新芽”。
科技日报记者 杜 英
甘肃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偏重的矛盾突出,但具有较好的科教资源优势,如何才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探索走出具有时代特征、西部特色、甘肃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两会期间,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
积聚正能量释放新活力
记者: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复,这个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哪里?
王三运: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增长动力日益减弱,必须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才能实现爬坡过坎、行稳致远。甘肃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偏重的矛盾突出,但具有较好的科教资源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甘肃推动转型升级、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兰州白银经济区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已具有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较为完备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正式获批和建设,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平台和难得机遇,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的内生动力,形成强大的创新集群效应和资源聚集效应;有利于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打造立足国家战略、体现甘肃优势、展示改革前景的创新驱动战略支撑,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重要节点。
记者: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王三运: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任务,可以概括为“3510”,即实施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大计划”,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建设、兰白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发展等“五大工程”,落实行政管理体制、科教体制等“十项改革举措”,在更大空间布局上积聚正能量、释放新活力、实现再突破,进而引领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目标是,通过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改革试验,营造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局面,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优化创新资源布局的“风景线”,实现区域跨越发展的示范区,向西开放的支撑点,探索走出具有时代特征、西部特色、甘肃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强化创新破解结构矛盾
记者:适应经济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近年来甘肃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
王三运: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创新驱动取向,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实施“三抓”,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一抓工作思路的完善,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别在服务转型升级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二抓重大工程的实施,深入推进6个一百企业创新培育工程,促进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综合对接、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快速对接,部署和实施了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链条延伸、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攻关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去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9位。三抓关键环节的改革,在构建科技研发利益分享体系、搭建科技联合攻关新渠道、完善科技研发投入新机制、营造科技人才聚集新局面等方面加强了探索和实践,科技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事业发展的动力活力明显增强。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甘肃科技创新依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突出问题:一是盆景多风景少,科技事业尚未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万众创新的氛围不够浓厚;二是成果多结果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够高,对促进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的助推作用不够强劲;三是流出多流入少,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流失范围广、数量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结合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记者: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重点,如何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王三运: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是破解甘肃结构偏重矛盾制约的迫切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结合省情实际,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找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让创新活动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切实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一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8个领域为重点,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新优势。二是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用高新技术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实施一批技术装备提升、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大宗原材料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等技改项目,努力让传统产业浴火重生、“老树发新芽”。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升旱作农业、灌溉农业和设施农牧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不断优化创造、创新、创业环境,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小巨人”科技型企业。
增添新动力培育新优势
记者:甘肃省委将2015年作为“工作落实年”,您对科技创新工作有怎样的期许?
王三运:抓好“工作落实年”,是省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三严三实”要求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工作落实年”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添新动力、培育新优势、促进新发展。具体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个切实”:第一,要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坚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这一大逻辑的内在要求,摆到转型升级、富民兴陇的重要位置来抓,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第二,要切实把握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核心,牢牢把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这个关键,牢牢把握培育形成新增长点这个根本,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形成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第三,要切实突出着力重点,坚持统筹兼顾、抓住关键,在战略谋划上突出顶层设计,在战略主体上突出企业地位,在战略方向上突出产业升级,在战略布局上突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创新型甘肃建设。第四,要切实强化政策保障,着眼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重点落实好6项推向全国的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充分发挥省级科技创新基金的杠杆作用,强化和落实好吸引创新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氛围。
(原载3月11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