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意见,在康县双联工作中实施精准扶贫

18.06.2015  19:43
    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省科技厅迅速组织省内专家到康县开展调研提出了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实化细化工作措施,不断深化和拓展双联行动,坚持以项目集成引导为切入点,以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为突破口,以全面均衡、协同有效为工作原则,集聚省内科技创新资源,在康县扎实推进双联工作。

省科技厅制定了双联工作安排,对厅属单位双联时间做出具体工作计划,印发了《关于康县双联工作站驻站安排事宜的通知》,确定了深入宣传政策、认真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扶产业发展项目等具体工作任务,将双联工作任务分解到了各帮扶单位,建立了工作台账,严格落实制度,确保干部“下得去”,双联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已有5批32人次干部驻站工作。驻站人员克服了当地生活设施简陋,取暖不便,交通闭塞等困难,积极走访帮扶户,与村干部座谈,深入了解当地情况,提出了支持发展养殖业、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工作建议,为我厅进行双联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开展入户调查)

(改造驻点工作站)

省科技厅从联系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的实际出发,积极给联系村争取项目和物资,已向农户捐赠水泥1500吨,吴坝、段庄、李庄、长坝、花桥、赵沟六个联系村硬化庭院、硬化入户巷道444户,面积30167平方米。近期,联同县委县政府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筹集建设资金正在赵沟村建设道路铺设、供水改造、庭院硬化等基础设施改造。组织顾地科技集团公司在段庄、赵沟村、镇政府开展旱厕改水冲式厕所改造工程,以提高村庄卫生环境。给联系的六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56盏。通过各项帮扶,已使得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夯实了扶贫开发基础。

(硬化道路,建设文化广场)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整体规划,打造美丽乡村)

在壮大主导产业、扶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省科技厅及各厅属单位积极为群众想办法、出点子、找路子,帮助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为贫困户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服务。省科技厅落实资金,改善了康县长坝镇镇政府基础条件。在康县科技局和长坝镇镇政府的配合下,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省计算中心等省属科研院所到双联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发展电子商务培训等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培训100多人次,让困难群众的脑筋活了起来、提高了困难户自身“造血”能力,拓宽了致富路子。

省科技厅为康县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康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项目总经费210万元。将“康县核桃高接换优技术示范推广”和“康县茶叶良种繁育及加工技术示范”项目列为省级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投入省级科技资金共计200万元。在核桃树等经济林综合管理期间,为联系的吴坝、段庄、李庄、长坝、花桥、赵沟等村共帮扶购买农药资金10.5万元,配备电动喷雾器46台,共计1.7万元。在发展中药材方面,省科技厅协调资金5万元,统一购买板蓝根、柴胡等中药材种子在适宜村种植发展中药材。在“双联”户中发展养殖户16户,其中养猪、养鸡户10户;养羊户6户。近期,省科技厅专门对这批富民产业项目进行了检查和帮扶,对遇到的技术问题积极给予帮扶,各项目进展较好。

(组织专家指导桑蚕养殖)

省科技厅的“双联”行动有力地促进了长坝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省科技厅广大党员干部真情奉献、长坝镇农民群众鼓足干劲谋发展,一件又一件改善民生的实事得到落实,一项又一项富民产业不断涌现,单位联村、项目惠民,干部联户,农民致富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在下一步双联扶贫工作中,甘肃省科技厅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向,围绕智力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生活扶贫四大方面开展 4557”科技扶贫行动 。即, 四大智力扶贫工程 :实施先进农技普及推广、中小学创新方法推广、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 五大产业扶贫基地 :建设核桃丰产增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有机茶叶科技示范基地、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桑蚕养殖科技示范基地; 五大科技扶贫举措 :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开通星火科技网康县服务站,培育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建立科技扶贫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完善农业科技扶贫服务体系; 七大生活扶贫项目 :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建设太阳能公共浴池、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加快山区群众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强化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庭院地面硬化等。

随着双联工作的持续深入,甘肃省科技厅在夯实原有扶贫成果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攻坚行动为总纲领,扎实推进双联工作,继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增智增收,为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