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帮扶康县发展特色产业

01.09.2016  02:34
    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省科技厅紧盯“1+17”方案的落实,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助推“双联”行动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纵深发展,积极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

一、注重发挥科技优势,拓宽扶贫路子

精准扶贫贵在联、重在扶,针对特色养殖见效快、附加值高、效益明显的特点,省科技厅注重发挥挂职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双联单位的帮扶力量,整合帮扶资源,大力引导扶持贫困户,在联系村积极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商品化养殖模式,将全部贫困户纳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资金自筹、个人入股、双联单位扶持的办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抓好产业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结合村民养殖基础,努力探索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养殖路子,将“双联”联系村的特色养殖生产由过去零散插花分布逐渐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生产,在养蜂、养羊、养兔等方面谋求富民产业项目,努力探索打造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脱贫增收的特色养殖板块。二是选准养殖项目。对有发展特色养殖愿望的群众,有针对性的做好养殖项目考察论证,防止盲目引入发展。三是做好科技指导。加强对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指导,加强扶贫调查、信息收集、分析,做好科学管理、养殖技能培训、科学指导预测工作,指导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规范化生产。

大堡镇漆树沟村是省科技厅帮扶联系村,省科技厅积极发挥挂职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林下经济的帮扶思路。驻村帮扶队员积极引导发展养鸡业,协助有意愿的农户注册成立了康县绿兴源科技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科技厅资助资金40000元购买鸡苗,帮助建成了占地约50亩的太平鸡科技养殖示范基地,帮助建设了饲养间、消毒间、药品间、饲料间、视频监控室等共14间约380平方米的专业鸡舍。同时,驻村队员科学规划设置并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帮助开辟了可供投放200—300只鸭苗、50只鹅的养殖场地。目前,合作社养殖基地已启动运营,引进具有当地特色已注册商标品牌的太平鸡,实行提供鸡苗,提供饲养技术,提供药品,回收鸡蛋,回收成鸡,统一销售的“三提供”、“两回收”、“一统一”的全程服务,形成了从品牌鸡苗的“专供”到成鸡禽蛋的“专销”一站式定点家禽品牌产销运营模式。

二、培育典型示范,助推科学化特色养殖

省科技厅选择具有一定饲养基础和经验的特色养殖户作为示范户重点培植,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带动贫困户,引领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一是开展科技指导,提供技术帮扶。发挥科技特派员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科研优势,结合当地资源特点和科技发展项目,帮助“双联”对口县培育科技养殖产业,着力在特色产业、特色养殖、现代农业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围绕新项目选育引进、新技术推广示范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二是加强农村科技人员培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支持贫困县技术推广应用。三是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对口双联点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为了更好的拓宽农民脱贫致富渠道,更大化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降低投入成本,驻村队员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后,把当地野生红豆杉,利用掌握的技术,先期进行人工培育实验,共采集8000株野生红豆杉,通过扦插技术培育成活,成活率80%。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将有1000亩地实施退耕还林,当地村民耕地少,地形多为坡地,土地使用率极地,条件有限,立足本村实际,在前期培育实验成功后,野生红豆杉人工培育将会为当地生态造林和发展乡村林下经济脱贫致富,提供长远经济利益。

红豆杉育苗棚

三、拓宽发展模式,推进科技扶贫力度

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增强特色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必由之路。发展有竞争优势、带动力强的养殖大场大户是推进现代特色养殖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加大力度培育养殖大场大户,支持有条件的养殖户创办以合作社为依托的养殖基地,围绕村户建基地,建设基地抓村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科学化特色养殖上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强化疫病防控做好养殖技术探索总结,依托当地科技局为主,发挥科技资源共享优势加强养殖技术指导,采取举办培训班、科技下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技术支援等方式指导特色养殖,推广养殖技术,做好特色养殖动物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控工作,保障特色养殖健康、稳定发展,使之成为科技扶贫的孵化器。以推动当地的特色养殖发展为抓手,把拓宽农民脱贫致富增收渠道为着眼点,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契机,不断为康县的特色养殖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野生五味子作为中药配方,利用率较高,当地野生五味子较多,但都生长分散,采摘不便,时间效率不高。当地市场新鲜采摘的五味子收购价每公斤3元,晒干的每公斤20-23元。多为制药厂收购,而且收购量大,周边人工栽培种植的农户较少且没形成规模,资源利用率没能很好的充分利用,经济创收没有挖掘,鉴于种植和经济前景好,省科技厅驻村帮扶队扶持建立合作社以土地流转或租地的形式,开辟种植地发展野生五味子人工栽培,向康县甘肃独一味制药提供制药原料,为本村种植产业发展,农民脱贫创收增加致富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