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克军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支撑能力

10.08.2016  06:06

8月2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庆阳宾馆礼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贯彻全国相关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奖励先进,安排部署“十三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市委书记栾克军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践行创新发展理念,聚焦科技创新重点,强化创新机制保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能力,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市领导付振伟、李学宏、章志兼、闫晓峰、周普生、朱国庆及孙鸣超、左自刚、杨涛出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正军主持会议。

会议表彰奖励了科技功臣、优秀科技特派员、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企业(园区),栾克军还亲自为科技功臣陇东学院教授吴健君颁发了荣誉证书。科技功臣吴健君、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谯显明及庆城县、宁县政府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栾克军指出,近年来,各级科技部门、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深化拓展科技普及教育,全力服务精准扶贫脱贫,科技研究成果丰硕,科技应用步伐加快,科技研发水平提升,科技惠民成效显著,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城市竞争的核心战略、破解难题的迫切需要和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坚持用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政策和最大的投入,全方位、全领域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上着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突破,以科技创新的新进步,推动经济转型新跨越。要在全社会奏响科技创新的时代最强音,形成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发展科技的鲜明导向,营造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社会氛围,向科技创新要先进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要综合硬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栾克军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三个生态”创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突出一条主线,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四个着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创新供给的质量,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工作机制;争取创建“全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城市”,全市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以上;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行列。

栾克军强调,全市上下要聚焦科技创新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能力。要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着力构建科技大市场、“双创”服务网络和科技金融平台,着力推动创新要素聚集,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智核”。要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科技创新与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繁荣文化事业、改善民生服务相结合,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内在要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要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研发机构的培育,持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行业技术创新合作,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创客等创新主体协同,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协同。要突出“高端、紧缺、实用”导向,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和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

栾克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制保障,各级党委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动力”,各级政府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政府的重要方面,各级各部门要不断织牢让创新者消除后顾之忧、大胆创新的安全保障网,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中突出科技创新、力量上倾斜科技创新、制度上保障科技创新。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科技金融有效结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鼓励成立科技银行,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努力开创我市创新发展的崭新局面。

市委、市政府协调副秘书长,市直相关部门、中省属单位、各人民群众团体、科研院校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委书记、县(区)长、科技局长,以及部分企业、园区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