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二三事
原标题: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二三事
记者 李峰
3月25日,走进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和几个人正兴高采烈地琢磨无人机资料,讨论几家供货商提出的条件。
这个所决定要购买一架无人机。无人机用于地质灾害监测,如果飞起来,对被称作天灾“救火队”的地质灾害研究所来说,无疑是个“利器”。
所长王得楷说:“如今能买得起无人机了。想想所里走过的路,如同做梦一般。”
缘起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的前身,缘起于一场灾难。
1983年3月7日下午5时40分左右,东乡县的洒勒山突然发生特大型滑坡,巨大的山体迅速下滑,约2000万立方米的土石滑行2公里多,数个村庄的房屋、人畜、耕地连同一座学校荡然无存,死亡200多人。
这个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自然滑坡,敲响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警钟。1984年初,我省成立了地质灾害研究协调中心,这就是“救火队”的前身。
甘肃地质环境本身很脆弱,对地质灾害的研究更是空白。王得楷和同事从最基本的东西入手,调查研究甘肃地质自然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逐渐建立了甘肃地质自然灾害基础理论,为全省防治地质自然灾害提供了理论指导。
既然是“救火队”,自然不能纸上谈兵。省内任何一起较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救火队”队员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首先立即向政府提出应急建议,其次提出技术意见,进行处置。
1990年天水锻压机床厂泥石流滑坡,1992年舟曲南峪滑坡,1993年永靖盐锅峡黑方台山体滑坡,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2012年岷县暴洪灾害,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王得楷及同事们参与了建所以来所有省内较大的地质灾害处置,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素质很强的天灾“救火队”。
生存
“救火队”虽然干着防治灾害的事,但是有一段时间,“救火队”自身的生存出现了危机。
和全国科研院所改革同步,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进行了改革。按照政策,改革后的“救火队”队员只拿到49%的工资。很多“救火队”队员离开了岗位。王得楷说:“那时,我切身体会到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写的那句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不论情愿不情愿,“救火队”走向了市场。他们努力获取市场准入的资质,先后拿到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勘查、工程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测绘等资质,进入了国民经济主战场。
坏事变成了好事。如今“救火队”队员们的收入在社会上属于中等偏上,省属科研院所能够做到这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王得楷说:“现在看,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是省属科研院所的正确做法。”他认为,省属科研院所与“国家队”不能相提并论,要发挥作用,就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创业,并获得经济收益。这样,一条腿是公益,一条腿是创业,由科技创新来支撑两条腿同时立起来,省属科研院所才能走上正轨。
王得楷算了一笔账。2014年财政方面按每个人4.68万元拨给所里经费,这是“救火队”从政府拿到的全部资金。由于所里高级职称人员多,年人均工资和奖金超过10万元,这些财政经费全用于工资和奖金也远远不够。正是由于两条腿走路,所以所里既能拿出钱来发给职工,又能为单位长远发展改善科研环境和基础条件。
启示
其实,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发展中遇到的历史问题和现实情况,也是大部分省属科研院所同样要面对的。王得楷认为,省属科研院所面临着进一步改革,需要综合把握多方面的情况。根据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的经历,他觉得有几点启示可以分享。
启示一,民以食为天。王得楷认为,科技人员搞创新的前提是衣食无忧,饿着肚子搞发明的超人毕竟是少数。现实情况是,有限的拨款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科技人员在经济条件方面的后顾之忧。解决的办法是,科研院所紧紧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和重大难题对接,介入市场,并获得收益,然后用收益来增加科技人员收入。
启示二,士以敬为先。王得楷说:“‘救火队’里无领导。”他认为,科技人员不能全用行政办法来管理。不能囫囵吞枣,一概而论地命令科技人员去做什么,而是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解除束缚,发挥各自优势,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让科技人员感受到尊敬,效果会好得出奇。
启示三,所以精为本。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共有50人,办公室、财务、后勤、司机加起来只有6人,其余全部是技术人员,而且副高职称以上人员超过三分之一。这是“救火队”既能救灾又能挣钱的根本原因,也是“救火队”队员们能够拿到较高收入的重要原因。所以,王得楷说:“‘救火队’里无闲人。这是管理原则,也是发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