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2011级博士生张乾义研究论文在《科学》杂志(Science)在线发表
中国甘肃网5月7日讯 据甘肃农业大学校园网报道 5月2日,《科学》杂志(Science)在线刊发了甘肃农业大学2011级博士生张乾义研究论文:“含有2009/H1N1病毒基因的H5N1重组病毒在豚鼠间经飞沫传播”(H5N1 Hybrid Viruses Bearing 2009/H1N1 Virus Genes Transmit in Guinea Pigs by Respiratory Droplet) ( 相关链接 ),张乾义同学为共同第一作者。本项研究成果是由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化兰研究员科研团队完成的。
张乾义同学于2004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本科专业,200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考取甘肃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考取甘肃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研究生。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陈化兰研究员为张乾义硕士、博士指导教师,胡永浩教授为张乾义硕士、博士第二指导教师。
该项研究证明了H5N1病毒确有可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获得在哺乳动物之间高效空气传播的能力,从而具备引起人间大流行的潜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现实威胁。
《科学》杂志(Science)同时为该项研究配发了摘报评论(Science 3 May Vol 340:533)和专题报道( 相关链接 );《自然》杂志(Nature)也对该项研究进行了报道( 相关链接 )。
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分子组成,两种病毒共感染同一宿主,可发生基因重组,理论上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基因重配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已经传播至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家禽和鸟类疫情爆发,并导致600多人感染发病。陈化兰研究团队发现,从自然界的鸭和野鸟体内分离的部分高致病力H5N1病毒已经能够在哺乳动物间接触传播,但尚不具备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2009甲型H1N1具有高度的传播性,目前仍在全世界流行,在各地猪群中也可检测到。H5N1病毒与2009甲型H1N1病毒很有可能在自然界发生基因重配。H5N1病毒能否在这种重配过程获得人与人空气传播的能力,令人高度担忧。为此,陈化兰研究团队在严格生物安全条件下,采用反向遗传技术,在保留H5N1病毒HA基因的前提下,构建了含有1个至7个不等的2009甲型H1N1病毒基因的所有127种可能的重配病毒。利用小鼠测试了这127种重配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发现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对小鼠高度致死;利用豚鼠模型对21种重配病毒进行传播能力的评估,结果发现,有8种病毒能够经空气飞沫传播,其中4种获得高效空气传播能力。
《科学》杂志(Science)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影响因子31.364,其论文反映国际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进展,过去100多年里,世界上很多标志性的科学成果都是首先出现在该杂志上;《自然》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之一,影响因子36.280,主要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