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安全和质量两个标准科学合理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17.01.2015  03:34

    【本报讯】1月16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深入到轨道交通1号线拱星墩、焦家湾、东岗区间地上地下施工现场,实地调研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看望了奋战在建设一线的施工人员。

    副市长严志坚,市政协副主席王璇,市政府秘书长高兴贵一同调研。

    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自开工建设以来,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路面围挡区,而在看不到的地面以下,各项施工程序紧张有序推进,施工队伍24小时连续奋战,轨道线网已迅速在地下拉开。这其中,拱星墩至焦家湾区间沿东岗东路布设,向西连接拱星墩站,向东沿东岗东路经兰东建材市场等至焦家湾车站。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断面主要为单线单洞马蹄形隧道。

    调研中,袁占亭从地面竖井进入到深入地下20多米的施工一线,现场查看了掘进、支护等作业的进展情况。“在地下20多米的环境中,工人们日夜奋战、十分辛苦,一定要保障好他们的安全和休息,确保各类施工作业不出现丝毫马虎。”袁占亭指出,“在保障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要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尤其是地下作业面临的环境特殊,施工难度大,条件有限,必须要严谨对待、科学掘进,建设经得起历史和人民考验的精品工程。

    紧接着,袁占亭又分别前往焦家湾至东岗区间施工现场和东岗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结合现场调研情况,对施工组织工作提出了要求。东岗站为轨道交通1号线最后一站,焦家湾至东岗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东岗站主体中心则为明挖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调研中袁占亭指出,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对一些路段必须采取围挡作业的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市民出行造成了影响。轨道公司、施工单位要在加快施工的同时,持续做好工地管理和施工组织工作,进一步优化围挡区域和交通导改设计,尽最大可能降低对市民和交通的影响。

    袁占亭强调,要加快东岗车辆基地项目区域的拆迁、整理等工作,进一步优化项目设计方案,推进这一枢纽性工程实质性开建。同时要严格按照既定竣工时间,精细化管理、超常规组织,以抓好每一个节点、步骤和环节的工作来保障项目全线的顺利建设,切实履行好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为早日实现兰州的“地铁梦”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