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银杏富乡民

30.10.2015  19:03

记者 李文翠

 

      深秋时节,徽县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山乡村落掩映于 群山之间,宛如一幅静谧的油画。在这众多的色彩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一片片耀眼的金黄。

      “我们是慕名前来观赏银杏秋景的,实在是太美了!树上的叶子仿佛是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地上厚厚的落叶就像是铺着金色的地毯,呼吸着新鲜空气,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在嘉陵镇田河村一株有着30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下,来自兰州的刘女士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赞叹道。

      徽县处于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热、水土等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银杏树生长,是全省银杏的最佳栽培区。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集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于一体,可谓全身是“宝”。

      嘉陵镇田河村就依托153棵千年古银杏树这一独特资源,做起了旅游文章,开发以“赏银杏树、吃银杏果、喝银杏茶,品农家饭”为主的农家乐旅游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美化工程,村庄内树木环绕、曲径通幽,户户白墙黛瓦、绿树成荫,环境清幽雅致,成为群众亲近自然、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生意火爆的“银杏人家”农家乐主人杨世强自豪地说,“每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是这里旅游的“黄金期”,来自兰州、天水、宝鸡等周边省市的游客最多。一到周末或节假日,每天都要招待十来桌客人,有时候全家齐上阵也忙不过来。”

      目前,嘉陵镇田河村已发展银杏主题农家乐20余家,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出售自产的银杏果,供不应求。十一国庆长假期间,全村共接待游客2.0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60.9万元。

      在徽县,除了欣赏银杏美景,更多的人看中了银杏金灿灿的实用价值。吴丽雅就是最早发展银杏产业的代表,她注册成立的徽县雅龙银杏产业开发公司,研制、开发、生产、销售银杏产品,年收益达到2600万元。

      “我们每年大量地收购银杏果和银杏叶,银杏果进行简单的加工,保存好营养价值和鲜嫩口感,主要是食用;银杏叶用来提取银杏黄酮,制作具有较高保健功能的银杏黄酮软胶囊、银杏粉等产品。” 吴丽雅详细介绍银杏产品及功效。

      每年都给雅龙公司交售银杏叶的张大爷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帐,“以前,我们把叶子都烧炕了,现在好了,一斤叶子能卖2块钱,除了收集老树上的,我今年又种了4亩地的银杏树,叶子能卖钱,树长大了也能卖钱啊!”

      据了解,徽县已累计发展银杏树16万亩,有结果大树229株,挂果幼树1万株,年产银杏果100吨,产银杏鲜叶200吨,繁育银杏小苗50万株。生产加工银杏系列茶28吨,银杏果仁8吨,银杏软黄金5万盒,全县银杏产业总产值达3000万元。

      现如今,徽县的银杏产业已经让农民看到了效益,如何更好的依托银杏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县林业局负责人崔仲文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的银杏产业已出具规模,成为县域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引导产业大户和相关企业,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建设示范基地,并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走精深加工的发展路子,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银杏产业的链条上来,使银杏产业成为助推农民转型,增收致富的金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