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世时,他留下了光明的种子……

09.01.2015  03:34

    “离别时,我愿留下光明,让星火传递……”1月5日,本报报道了“魏崇林成为白银首位人体多器官捐赠者”一事。1月8日上午,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来自白银市65岁的退休职工魏崇林(因病去世)无偿捐献的一对眼角膜,被成功地移植到两位严重角膜病患者身上。兰州晚报首席记者田小东

    大爱

    因病离世老人捐出多个器官

    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姚慧说,接收捐献角膜的两位患者中,一位是38岁的四川籍男子,患角膜边缘变性眼病;另一位是16岁的瓜州县学生,患圆锥角膜眼病。两位患者若不进行角膜的移植手术,任其发展下去会失明。

    据了解,魏崇林是白银针织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已有10多年的肺气肿等病史。2014年12月22日,老人因肺病加重入住白银市第一医院。1月3日,得知老人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后,家属说明了老人之前想捐赠遗体和多个器官的愿望。随后。白银市红十字会与老人的家属进行了沟通,并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议。随后,白银市红十字会又和省红十字会、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等联系并具体衔接。根据老人的遗愿,其家人当夜将老人两枚眼角膜、心、肝、肾等多个器官捐献了出去,将遗体捐献给兰大二院。

    接力

    成功移植已有3名患者受益

    1月3日晚9时40分,老人永远闭上了眼睛。4日凌晨2时许,在兰大二院,经过7个小时的移植手术,老人的一颗肾脏成功移植到了定西籍41岁男性尿毒症患者身上。目前,这名受体术后病情平稳。

    因为在短时间内未找到非常匹配的肝脏受体,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魏崇林老人的肝脏被匹配给了华西医院的一位危重患者。而另一个肾脏,也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匹配给了兰州另一家医院的患者。

    魏崇林老人的一对眼角膜暂存于兰州爱尔眼库。1月8日上午,两位男性患者在兰州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完成了本文开始所述的“光明接力”行动。

    ■相关新闻

    兰州爱尔眼库正式启动运营

    十多名志愿者庄严签名,成为角膜捐献者中的一员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田小东)1月8日上午,经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兰州爱尔眼库正式启动运营。在眼库启动仪式上,来自社会各界的十多名志愿者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角膜捐献者中的一员。

    据了解,2014年8月4日,兰州爱尔眼库正式通过甘肃省卫生计生委验收,成为爱尔眼库联盟第六家专业眼库,开展人眼角膜劝捐、志愿者培养、盲症救助、学术交流、公众教育活动等。目前,兰州爱尔医院已经完成7例各种类型的角膜移植手术,其中5例角膜供体来自国内爱尔眼库联盟,2例角膜供体由刚成立的兰州爱尔眼库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