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厂历经50载发展壮大“福”射大草原

02.09.2020  20:58

小工厂历经50载发展壮大“”射大草原:“吃水不忘挖井人

图为甘南牧民放牛。(资料图)安多集团供图

  中新网兰州9月2日电 (记者 刘玉桃)“近10年,我们累计投入12亿元发展畜牧产业,到目前还在不断投入,不过收益甚微。”安多集团营销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夏微说,“但这是我们的初衷,培育家乡产业、发展地方经济,让家乡的百姓都能富起来。

图为牧民放牧。(资料图)安多集团供图

  夏微说,畜牧产业前期投资大,收益慢,如果10年前,拿这10多亿在一线城市发展房地产,肯定利润可观。“但我们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

  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的夏河安多集团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72年的国营夏河县水泥厂,1998年改制成为夏河安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通过资产重组设立夏河安多投资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员工1500人,总资产近20亿元。

图为牦牛肉加工。(资料图)安多集团供图

  2008年,公司率先在甘南州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产业园区——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规划总投资45亿元,主要建设“新型建材产业园、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清洁能源产业带”和“管理与科技创新中心”为主的“两园、一带、一心”,坚持青藏高原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双百企业(百年企业、产值百亿企业)。

  “甘南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牦牛所蕴含的特性,这里的空气、水质、土壤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甚至远远超过有机认定标准。”夏微介绍说,经中国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检测,安多牦牛系列肉品中蛋白质含量达21%,脂肪含量7%,胆固醇含量低,符合现代人对绿色食品的要求。而甘加藏羊是安多牧场特有的羊种,终年野外牧养,其肉质鲜美、色泽艳丽、不膻不臊,倍受消费者青睐。

图为企业到牧民家收购牦牛。(资料图)安多集团供图

  依托当地优势资源,2012年以来,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重点逐步从以水泥建材为主向畜牧产业、清洁能源转移。目前,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其中畜牧产业完成投资10亿多元,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上千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到2019年底,中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70年代成立到现在,安多集团历经近50年的发展历程,从一家小水泥厂发展到现在拥有28家控股、参股公司的企业集团,从以水泥水电为主业转型跨越到畜牧产业,到从十多年前谋划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两园一带一心”产业布局,到现在畜牧产业定位为“中国青藏高原生态有机清真肉品加工供应基地”。

  多年来,甘南各级政府部门为安多公司发展排忧解难、筹措解决资金,解决企业发展和改革中遇到的难题。

  “2004年,企业发展遇到很大困难,当时资金周转不开,贷款困难,当地工商联、政府多方协助,公司员工勒紧裤腰带,共渡难关。”夏微说,“有的退休的老员工把棺材本都拿出来了。广大股东、员工以厂为家、舍小家顾大家,与公司发展同甘共苦。

  后来,在大家努力下,通过筹钱、贷款解除了企业危机。“家乡人民厚待我们,大草原养育了我们,我们一定要饮水思源,回馈社会,这也是集团王志荣董事长多年来的心愿。”夏微说。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夏河县是国家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畜牧业关系着数万户牧民群众、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切身利益,发展高原畜牧产业就等于帮助数万牧民群众实现精准脱贫。

  为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安多集团推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产业发展模式,推广牦牛、藏羊订单畜牧业生产,每年与专业合作社、牧户签订《牦牛藏羊订单合同》1000余份,结合草畜平衡补奖政策,通过政府发放补贴、企业执行最低保护价等惠民措施(牧民群众向公司交售牛羊时,在市场价的基础上每头牦牛补贴200元、每只藏羊补贴50元;贫困户每头牦牛补贴280元、每只藏羊补贴70元),三年累计补助549.4万元,扶持贫困户提高收入。

  在安多集团打工的桑吉杰布,家里有100多头牦牛、200只羊,一年卖牛羊收入大概七八万元。“基本上是订单养殖,牛羊出栏,安多集团的人会主动上门收购,价格比市场高,还有补贴。

  四年前,安多的工作人员到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牧民桑吉杰布家里收购牦牛。同时带来招工的消息,一年工资5.5万元、管住、交五险一金,桑吉杰布觉得待遇挺好,就选择来这里打工。“这些钱补贴家用完全够了。”他说。

  截至目前,安多集团累计带动甘肃甘南州夏河、合作、碌曲、玛曲及青海、四川等周边3000多个专业合作社25万多名牧民群众增收,直接带动牧民群众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年户均增收近2万元。(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