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统考统测后,教学质量如何检测?

15.11.2014  14:31

  13日,北京市市教委正式出台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今后,北京市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11月14日《京华时报》)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校乃教书育人之地,所教之书不应只有单纯的课本知识,所育之人也更不应是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人”。禁统考统测的改革能把跑偏的学校和家长“往回拉”,无疑是一种进步,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然而,将主要的检测制度——考试禁止后,又有新的问题诞生了:以后的小学该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

  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贪玩的年纪,没了分数的束缚,也就没了班级排名、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的压力,家长和老师们没有具象化的数据,对孩子的监管效力就会大打折扣,心性尚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因此失去动力,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

  考试制度一直是检测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在老师和学生们之中深入人心,一旦取缔,势必要建立一个具体而完善的新评价体系来代替,否则所谓“改革”只会流于纸上谈兵。

  此次出台的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但这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具体如何,却未作具体规定。任何事物都有评判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不唯一,但一定要成体系,一个混乱的评价体系只会让教学工作也陷入泥淖。

  现在很多小学都在搞多元化培养方案,但多对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语焉不详。综合来看,一所或几所学校有限的资源根本不足以制定完善、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样的难题还是要教育部门出面解决,拿出一套规划长远的制度,制定与禁考意见相配套的改革措施,使禁考制度能够稳步推行,否则,就很容易走回老路或走上邪路,阳奉阴违、下有对策,使禁考意见形同虚设。

  文/杜锦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