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有偿补课还需提升执行力

18.01.2016  12:19

 

    2016年寒假在即,为切实做好寒假期间各项工作,让师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1月12日,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做好2016年寒假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

    近些年,有偿补课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争议,对于有偿补课人们普遍的担忧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如果教师在校外进行有偿补课,就会占用教师的精力,进而影响学校教学效果;其二,教师为了牟取利益,不会将全部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讲授,留取一部分知识放到自己的“小课堂”上,久而久之,学生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就会有偿补课,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禁令,惩戒手段一般都是老师受处分、校长被停职检查等。只是这些规定的执行情况并不如人意,关于教师违规进行有偿补课的相关消息仍经常被曝出。究其根源,还是利益驱动催生了补课的有偿化,有了金钱关系就变成了畸形的市场行为,因此必须通过禁令和配套监督惩处措施,切断教师的违规“生财之道”,把以金钱为导向的教育重新拉回教书育人的本质上,防止不当的补课费让教育沾染铜臭。

    当然要使禁令起效首先要提升执行力,只有切实执行才能凸显禁令的“刚性”。教育部划定的6条“红线”和相应的问责措施明确提出,对违规学校,视情节轻重,相应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撤销荣誉称号等处罚,并追究学校领导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对于违规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严格按令行事,让违反禁令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使广大教师在有偿补课问题上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违规有偿补课问题,除了加大对违规教师的惩处执行力,还要从市场角度找原因。其实,在参与补课的学生中有些是学业跟不上或者说应试能力不足。因此,我们还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消除大班制,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同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改变单一的学生评价体系,即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另外,还要注重疏导家长的教育思想误区,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分数更重要,放假就是要好好休息,不要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真正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如此,才能让有偿补课彻底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