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红柳老人”刘铭庭:用一生践行科技为民的誓言(上)

13.01.2019  01:21

62年前,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给当时的高教部部长杨秀锋写了一封信,主动要求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边疆去。62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经成为耄耋老人,他用62年的时间,践行了自己年轻时的誓言,在西部,在边疆,他用青春与汗水,用知识与真情,用奋斗与奉献,书写了自己秉承一生的报国誓言。今天,我们将为您讲述兰州大学生物系57届毕业生刘铭庭的故事。

敬爱的杨部长:在这毕业前夕,我坚决要求组织把我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我知道搞荒地工作很苦,……但这一切都吓不到我,因为当你看到自己亲手调查过的荒漠几年之后建立了无数农场,收下了金黄色的粮食和雪白的棉花的时候,你将会克服困难,反而认为这种作法多有意义啊!”“刘铭庭,1957年5月14日” 。照片中这位年轻帅气的学子,就是当年的刘铭庭,毕业后他如愿被分到了新疆,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从事荒漠化改造和利用工作。

今年,刘老已经86岁高龄,说起当年的选择,他说他就想当一位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家。

刘老在新疆的62年,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治沙”。他首先选择了红柳作为主攻课题,在防沙治沙、生态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寻求突破。30多年间,他走遍了新疆大小沙漠,发现了5个红柳新品种,成为“中国红柳家庭”1/4品种的发现人和定名人,我国红柳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他的两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表彰,所创新研究提出的“引洪水灌溉繁育红柳固沙的方法”已在全疆推广,扩繁红柳百万亩,让流沙前锋得以后退,绿洲面积有所增加。

1993年,60岁的刘铭庭退休了,按理常年在野外奔波、种红柳的他,终于可以回到乌鲁木齐了,但是刘老却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二阶段:“种大芸,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原来,在刘铭庭30多年的治沙过程中,他发现红柳根部寄生着一种野生药材。这种俗称大芸的药材,可以延缓衰老,群众称为“沙漠人参”。刘铭庭想,如果人工种植,一定能够加快沙区群众脱贫,于是,他并没有回到乌鲁木齐,而是继续在野外展开试验。 1995年,应于田县邀请,刘铭庭带着老伴奔赴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尝试规模化繁育红柳大芸,推广应用技术。从那时起,这位已入花甲之家的科学家,从繁育红柳大芸,到培育经济价值更高的梭梭大芸,再次用科学技术为人民服务。

买吐地·阿布都热曼,是大芸种植场附近村落的村民,他详细给我们讲解了人工大芸的种植法,从一开始根本不知道大芸是什么,到现在成为种植大芸的能手,买吐地是刘铭庭手把手教出来的。提到与刘老一家20多年的交往,买吐地突然哭了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请继续关注“红柳老人”刘铭庭的故事。

甘肃台报道。


编辑:张文杰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