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冰川持续退缩 雪线升高态势仍未停歇(图)
图为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碑距离冰体大约100米左右的距离,海拔4200米。 庞立军 摄
图为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巨大的冰川绵延起伏非常壮观。据中科院祁连山站工作人员介绍,冰体最大深度将近200米。 庞立军 摄
图为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摄影爱好者在冰体腹地摄影留念。 庞立军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8日电 (丁洁琼 庞立军)由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丝绸路上的气候变迁——2014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行”近日对祁连山海拔4200米的老虎沟12号冰川考察发现,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作为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的这里正在退缩,其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的“缩影”。
中科院祁连山站是中国第一个冰川定位观测站。该站工程师刘宇硕告诉记者,“由于受到气温升高的影响,老虎沟12号冰川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每年都在退缩,尤其是2010年,冰川退缩达到了23米,是近34年以来退缩幅度最大的一次。”
谈及透明梦柯冰川消退的原因,刘宇硕认为气候变暖是主导因素,特别是夏季平均温度升高或出现持续高温过程时,冰川消融速度也会随之加剧。
除此之外,沙尘暴天气也是造成冰川退缩的一个因素。每年的沙尘暴天气都会给冰川带来大量的粉尘,致使冰川反照率下降,从而加大了冰川的消融速度,在降水量不足冰川得不到充分补给的情况下,冰川出现了退缩。
地处甘肃、青海交界的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集水区,不仅为河西走廊逾70万公顷良田和480万人口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并维系着当地沙漠绿洲的生态平衡,被誉为走廊“生命线”和“母亲山”。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表明,近百年来中国西北地区气温上升了0.4℃~0.5℃,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冰川消融加剧,加上持续干旱,降水偏少,祁连山冰川消融量大于冰川补给量,从而出现了冰川退缩。
透明梦柯冰川所属的昌马河流域是祁连山冰川分布最多的一条河流,冰川径流占该河年径流量的40%。因此,冰川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据称,冰川消退最积极的作用就在于丰富了河西走廊的淡水补给,为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利保障。
有专家分析,由于透明梦柯体积庞大,且随着气候的变化,冰川消融量和补给量之间总会存在一个平衡临界点,使冰川运动处于相对稳定期,因此蓝色梦柯不会在几十年间突然消失。
但中科院寒旱所的研究显示,过去几十年,祁连山最低雪线已上升了200~800米,且目前升高态势仍未停歇,局地雪线每年上升2~6.5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12.5~22.5米。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较大冰川也只有部分可以勉强支持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生态环境日趋脆弱。
刘宇硕表示,人类生产生活排放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暖,进而间接加剧冰川消退速度。因此,减缓碳排放仍是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一环。(完)
甘肃 新闻网 | 【编辑:徐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