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保护批复3年了,为啥到现在还停在纸上?”

12.03.2016  11:30

专题:2016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甘肃

原标题:

批复3年了,为啥到现在还停在纸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启动祁连山保护规划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王博、邹伟)“祁连山保护规划已经批复3年多了,怎么到现在还停在纸上?”谈到祁连山的保护,生活在祁连山下的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大滩村牧民常海霞年轻的面孔写满焦急。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于2012年底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建设期为2012至2020年,总投资79.4亿元,其中在甘肃投资44.73亿元。

  祁连山是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来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逆转,批复的规划建设时间近半,却依然没有进展。常海霞、杨东、张令平等多位代表呼吁,祁连山治理迫在眉睫,须尽快明确资金筹措及投资渠道,启动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介绍,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北跨越甘肃、青海两省,阻遏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南侵,涵养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哈尔腾河四大水系57条河流,水源涵养关乎甘肃和内蒙古两省区500多万人用水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古浪县县长杨东说,该规划至今没有明确资金筹措和投资渠道,也没有安排专项资金,影响了项目的启动实施。他建议参照“三江源”和“京津风沙源”治理模式,设立专项资金,尽快实施该规划。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祁连山生态恶化趋势日益凸显,且治理难度大。杨东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甘肃省就涉及35个乡镇14.2万人。由于生态监测和修复所需技术力量不足,加之林业用地和草地权属不清,封山造林育林难以实施,造成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巨大的保护区与有限的保护能力、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保护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极大制约着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祁连山由甘肃、青海两省共同管理,不利于生态的整体保护与建设,建议国家建立“大保护区”管理模式,由专门机构统筹管理,同时建立保护区信息共享平台,明确各相关地方和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形成协同参与保护区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完)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