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将爱心送到居民家

20.06.2014  11:06

  近期,这个社区又开展了圆社区居民心愿的“心愿墙”活动。用一位志愿者的话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公益活动,让社区的居民们感觉到爱心的温暖。

七年如一日志愿者接孩子回家

  “我要跟王阿姨回家了。老师再见!”七里河小学四年级学生庞瑞向老师挥手道别。

  6月5日下午4时30分,志愿者王小英拉着庞瑞的手,从七里河小学接到了梁家庄社区。在该社区的三楼,有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摆放着干净整齐的桌椅,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图书和展板。这里,作为梁家庄社区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已经服务了7年之久。

  “庞瑞是居住在我社区的小学生,但因父母在七里河龚家湾一家超市做生意,平日里没有时间接孩子回家,我已经接庞瑞3年了。”王小英给记者说,3年前,庞瑞的父亲听说社区开展了“四点半”免费接送孩子回家的活动,便到社区申请了一下。结果社区经过核实了解后,将庞瑞纳入到了校外辅导站的学生行列。

  梁津铭是七里河小学一名四年级的学生,父母在事业单位上班,每天下班的时间都在下午6时,接孩子成了这对年轻夫妻的难心事。王小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这对夫妻联系。从此,梁津铭在王小英的呵护下,已经从一年级升到了四年级。

  据梁家庄社区书记徐剑婷介绍,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是2007年实施的,也是志愿者最多的一个服务领域,社区每天下午会安排4名志愿者前往七里河小学、硷沟沿小学接孩子到社区。在辅导站里,社区志愿者会义务辅导孩子写作业、学绘画、读图书、做游戏等。

  王小英说:“我从事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公益活动已经有7年时间了,被我接送的孩子有40多名,最大的已经读初三了,他们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

  在王小英等志愿者的呵护下,这些被帮助过的孩子在慢慢地成长,家长们也不断地给社区送来锦旗。

  “平时碰见这些孩子后,他们都会主动地叫我一声王阿姨好,并且还会主动上前拥抱我。”王小英自豪地给记者讲道。

“心愿墙”贴民心实现居民愿望

  梁家庄社区常住居民有6131人,社区为了做好辖区老龄服务工作,便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急等服务。这些服务主要是通过社区的志愿者们来完成的。

  “我们的社区志愿服务,是以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引领志愿者,倡导人人都可以做慈善的社会风尚。”社区助老员志愿者张庆兰给记者说,我们定期到老人家里聊天、送饭、室内卫生保洁、谈心沟通、心理抚慰。同时,还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老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服务。

  徐剑婷说:“作为基层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了解民情,贴近民心,关注居民最近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社区就要主动去了解,帮助居民解难题,化民忧。”

  据徐剑婷介绍,今年4月,社区开展了“心愿墙”活动,有难心事、或者有什么愿望要实现的居民都可以将自己的心事填写到“心愿墙”上,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逐一核实,尽量帮助居民实现愿望。

  据记者了解,“心愿墙”活动开展后,几名残疾人在“心愿墙”里填写“需要盲杖”。今年5月,社区工作人员将10个盲杖逐一送到了残疾人手里。盲人崔秀莲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我眼睛看不到,但我心里非常明了,感谢社区对我们残疾人的真情。”

  居民徐大妈今年62岁,中年丧偶。她在“心愿墙”里这样填写到,“我从来没过过母亲节,希望过一次母亲节”。5月9日中午,社区志愿者购买了蛋糕,并联系到徐大妈的儿子,在徐大妈家里,与老人一起度过了一个让老人难忘的母亲节。

  徐剑婷说,社区开展“心愿墙”活动,每个人的心愿都是保密的。两个月来,还根据居民反映的心愿,开展“每周一题”的主题活动,志愿者针对社区居民的心愿,逐一实现完成。

发挥特长去服务点亮精彩人生

  祁雅琼,今年32岁,是一名基础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2013年3月,祁雅琼调入梁家庄社区工作。

  刚到社区工作,祁雅琼就被社区志愿者的热情所感染。于是,她填写了志愿者申请表。她既是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

  “看到其他志愿者都在根据自己的特长,不停地帮助着他人,我决定发挥我的心理咨询专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心理咨询走进居民家里。”祁雅琼说,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2013年11月,她还通过了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祁雅琼还为小学生做团体心理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交往、团结协作能力。

  在梁家庄社区,残疾人的生活也牵动着每一个志愿者的心。

  今年37岁的马某小时候被火车撞断了右腿,中年后,加上家庭负担,以及残疾给起居带来的不便,一段时期内马某思想波动大,情绪烦躁。祁雅琼了解此事后,主动上门给马某做心理辅导,让他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今,马某也想加入到社区创办的残疾人艺术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07年4月,社区组建了一个残疾人艺术团,但因好多残疾人觉得自己身体残疾,平时都被人瞧不起,他们几乎都不愿意参加登台演出。鉴于此,社区的志愿者们登门向残疾人做思想工作,做心理辅导,让他们勇敢面对人生,做到人残志不残。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艺术团有43名团员。”徐剑婷介绍道。

  艺术团成员马成林说:“虽然我们身体残疾,但每周的训练和演出,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我不是一个没有价值的残疾人,我可以通过我的歌声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带来欢乐。”

  “志愿者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让我帮助了别人,也让我知道了责任、感恩和奉献。”祁雅琼说。

  据介绍,西湖街道梁家庄社区目前有437名志愿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为社区各类人群提供着经常性的志愿服务,将公益服务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让志愿服务在社区中贴近百姓、贴近需求,将爱心辐射到每家每户。(记者徐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