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核算、社会监督:中国挤出虚假脱贫“水分”
中国兰州网1月30日消息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朗溪镇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昔蒲村村民田应杰家有4口人,3亩多地。田应杰在村里的合作社当技术人员,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妻子在家附近打零工,有活干的时候,一天能收入七八十元。
“从这些表象看,田应杰一家不穷,不属于贫困户。”印江县朗溪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张叶说,但识别贫困对象,不能仅仅看收入,还要看这户家庭的消费支出情况。
张叶说,田应杰的两个孩子读书一年要花费3万多元,他自己也有脂肪瘤,动手术的话,要花好几万元。因为担心动了手术,没法干活维持生活,田应杰迟迟不愿去医院就医。
“所以,经过仔细调查,我们认为,田应杰一家应该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张叶说。
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存在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扶贫造假事件,甚至出现“财政供养人员成为扶贫对象”“有私家车还是扶贫对象”等“扶贫失真、数字脱贫”现象。
当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阶段,一些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边远山区,绝大多数群众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基层干部反映的贫困农户年纯收入难以精准核算、致贫原因复杂、动态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也是具体扶贫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自2013年以来,中国各地纷纷派出“脱贫攻坚工作队”对千万个贫困家庭进行调查,并对贫困人口全面建档立卡,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目的就是解决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和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贵州遵义市绥阳县扶贫办主任文顺说,为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县一级公告贫困人口之前,要逐一村民组召开大会,由村民评定推荐,县、镇、村干部去村民家测算收入。评定为贫困户后,要在村里开村民代表大会,由大家举手表决,通过后张榜公示,名单报到镇里面,还要开会再把关。
“乡镇里要对贫困名单不定时实地抽查,从一开始阳光操作,把监督融入,避免弄虚作假。”文顺说。
中国扶贫系统已展开建档立卡“回头看”,对已经初步识别的贫困人口逐一进行甄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
中国还运用社会监督挤“水分”,提升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如2015年11月13日贵州省政府设立的24小时“扶贫专线”电话,运行以来截至今年的1月20日,共接到1115个群众有效来电,其中投诉举报类641个,事项办结率达到100%。
在中国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某些发展起来的地区对是否要摘掉国家级贫困区县的帽子心存顾虑,这些地区领导怕一旦“摘帽”就会失去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资金照顾,因此坚持戴着“贫困帽”不愿放下。
2015年底,中国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抓紧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重点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抓紧制定攻坚期后国家帮扶政策,以此鼓励贫困县早脱贫早脱帽,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
专家认为,这一政策既能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而且稳得住,不搞虚假脱贫,把不该摘的帽子提前摘了;也决不把贫困区县的帽子当成一种“光荣”和标签,当摘不摘,占用稀缺的扶贫资源。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教授孙兆霞说,当前,中央已从动员、问责、投入、退出、激励等方面以超常规力度安排部署了超常规举措。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同群众一起“算好账”,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群众认账”的脱贫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