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吊草村里"无柴草" 脱贫民众不羡车房拼"育儿"

10.09.2020  12:01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甘肃礼县草村里“无柴草” 脱贫民众不羡车房拼“育儿

  中新网兰州9月9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寻遍整个村子,昔日“柴草到处堆”的吊草村鲜能见到房前屋后的满目柴草堆。作为村子里祖祖辈辈传承而来“储存柴草”的习惯,在这两年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遍布整村的小花园和小菜园,一条湍急的小河穿村而过,绿树掩映下的乡愁迎面扑来。

  9月初,从甘肃陇南市礼县县城出发,顺着一条蜿蜒颠簸的通村水泥路驶入大山深处,经过花草渐密的近一小时车程,终于抵达礼县罗坝镇最偏远的贫困村——吊草村。青色的瓦、蓝色的墙,房前屋后的花卉蔬菜竞相生长,宛如一曲美丽的乡村赞歌悠然入耳。

图为9月初,经过乡村综合治理后的吊草村景观。 冯志军 摄

  长期驻守吊草村的罗坝镇政府工作人员杨柳告诉中新网记者说,海拔近2000米的吊草村深处林区,柴草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刚需物资,由此以前家家户户常年都在“存柴草”,堆得村子里几乎没有“落脚之地”,加之多数人家没有火炉等排烟通道,房梁被熏得“黑油遍布”。

  不仅如此,山大沟深的村子里耕地有限,加之种养殖技术受限,“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当地农户多年依赖于外出劳务输转,但由于缺少过硬的务工技能,时常面临“挣得不多,花得却不少”的囧境,对于脱贫致富更是“想都不敢想”。

抬头一片绿,低头废墟坑,晴天满身灰,雨天全是泥,禽畜满地跑,柴草到处堆,家家茅草屋,户户黑房子”是昔日吊草村的真实写照。(资料图) 礼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抬头一片绿,低头废墟坑,晴天满身灰,雨天全是泥,禽畜满地跑,柴草到处堆,家家茅草屋,户户黑房子”是昔日吊草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当地官方积极落实脱贫措施,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脱贫工作成效明显。在产业发展现状方面,以中药材、木耳、油菜等种植业和黑猪、牛、羊、鸡等养殖业为主,带动贫困户享入股分红;在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方面,积极培育“五小产业”,并采取“合作社+”带富模式,促进民众持续稳定增收。

图为昔日吊草村“柴草到处堆”的情景。(资料图) 礼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理顺了增收脱贫的“里子”产业,人居环境整治的“面子”亦是“重头戏”。按照当地传统建筑风格,完成了以花栏式青砖低矮围墙、简易大门、院子硬化为主的庭院改造,以及农户圈厕一体建设等,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各类节点景观。

  礼县罗坝镇党委书记宫勤学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在对吊草村“黑房子”改造提升工程中,当地坚持就地取材、坚持不砍树、不毁草、不挪石,充分利用废旧的瓦片、石头、柳条、竹片等材料精细打造小花园、小菜园、小景观、小广场,确保留得住乡愁,破解乡村综合治理难题。

  依靠家里的木耳种植和外出务工,38岁的吊草村村民赵彦生一家于去年脱贫摘帽。每年约七八万元的家庭收入相比过往已是今非昔比,但他并不想把富余的钱投入到盖楼买车的生活享受中去,而是存起来作为正上中学的孩子的“教育基金”。

  “我们这一辈人就没怎么好好念书,外出打工一些技术活也干不了,必须竭尽所能把下一代培养好。”据赵彦生估算,在县城里上学的孩子,加上孩子母亲的“陪读生活”的开支一年至少需要花费1万多元,这还不算偶尔给孩子报一些补习班开支。

  赵彦生说,近年村子里脱贫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但家家户户并不急着“盖楼买车”,而是有条件就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平时村邻见面闲聊的谈资也是“谁家孩子学习好”,然后扎堆交流“教育经验”。

  记者走访观察到,尽管时值周末假期,吊草村里却鲜见学龄孩子的身影。“这个村子的家庭重点投资普遍就是教育,家家户户都希望孩子走出大山,最好在城市扎根,以圆上一代人的梦。”杨柳补充道。(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