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磁条卡5月起不能再用”是真的吗?
兰州晚报讯(记者曾梧桐)几天来,一条关于“磁条卡5月起不能再用”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传播,此举让不少市民忧虑,再过一个多月,自己以前办理的磁条银行卡就会变成废卡了。3月22日,记者通过多方联系得到证实,网传的相关内容系误读,届时起只是关闭芯片磁条二合一复合卡中的磁条交易,而该类银行卡的使用不受影响。
21日以来,部分市民打通本报新闻热线4286666疑惑不解地称,最近他们发现在微信朋友圈传播着“你还不知道,那些磁条银行卡5月起不能再用”的信息,现在是3月下旬,距5月1日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到时候是不是磁条卡真的就不能用了?
带着相关疑问,记者22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咨询后得知,网传“磁条卡5月起不能再用”其实属于对有关文件的误读,根据人民银行曾对支付机构、商业银行等分支机构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中关于“切实防范磁条卡伪卡欺诈交易风险”的具体内容,其表述的原句为“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关停芯片磁条复合卡磁条交易”,而不是网传的“磁条卡5月起不能再用”。
据了解,芯片磁条复合卡磁条交易也称之为降级交易。所谓的降级交易其实就是卡片原本可以用更加安全的芯片交易,却因为POS机等受理终端不支持芯片卡交易或者芯片可能损坏不被读取,退而求其次允许采用磁条完成金融交易。由于降级交易要通过磁条来完成,而IC卡的安全性能则会完全被忽略,所以金融IC卡降级交易的关闭就有了一定的社会必要性。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银行卡分为三种:一是只有磁条的纯磁条卡(需要刷卡付款);二是只带芯片的金融IC卡(需要插卡付款,或者碰触付款);三是磁条和芯片都有的复合卡(既可刷、又可插,还能碰触付款)。
磁条卡用户只要在POS机或ATM上刷卡,就会在机器上留下该银行卡的磁条信息。由于磁条信息有固定的格式,可以通过卡号、使用期限等,按照格式复制出磁条信息。在同一批卡中知道了其中一张卡的磁条信息,也能推算出其他同批次卡的基本资料。因此,该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非常大。
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一般来说,芯片卡容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为持卡人提供一卡多用的便利。同时相对传统的磁条银行卡,金融IC卡的安全性更高。
各家银行之前发行的金融IC卡并非纯芯片卡,而是复合卡。就是说卡片正面有芯片,但是背面依然还有磁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那个历史时期,对受理设备的更新换代是一个过程且很漫长。发行了复合卡以后,如果受理终端还没进行升级的话,至少还可以选择降级为磁条交易。但是现在芯片卡受理终端的普及已经基本完成,取消降级交易就变得理所应当。虽然芯片磁条复合卡中的磁条交易关闭了,在5月1日以后纯磁条卡的使用将仍然不受影响,也就是说现有纯磁条卡在有效期内仍能继续使用。
相关人士提醒,不过为了用卡更加安全,鉴于纯磁条卡存在易被复制伪造的隐患,建议市民尽快将其更换为芯片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