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甘肃精准扶贫的“密码”

04.12.2015  16:19

  新华社记者王宏伟、谭飞、张钦、梁军

  昔日“苦甲天下”的甘肃,30多年来扶贫成果也“傲甲一方”,上千万人拔穷根,一方水土养活了一方人。温饱不易,脱贫亦难,而要让一方水土如今富裕一方人,实现小康,更是谈何容易?

  1994年,大旱,徐粉琴家里打下的麦子折合成钱,只值162元。为找“活路”,她第一次出远门,到新疆闯荡。如今,为寻一条富路,41岁的徐粉琴回到家乡甘肃环县,从县里的“草根MBA”班上,学会了做特色羊羔肉,有了“我要当老板”的自信,又获得一笔4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她的农家小餐馆名叫“志成”,寓意有志者事竟成。

  从找“活路”到寻富路,与命运抗争的,岂止徐粉琴一个。

  众所周知,扶贫剩下的“硬骨头”越往后越难啃,但最近3年,甘肃省年均减贫140万人,反而进入历史上减贫最快的时期。这其中蕴含着什么“脱贫密码”?到2020年,甘肃能不能不拖后腿,交出一份合格的扶贫答卷?

   ●资源和力量向贫困地区聚集●

  布楞沟村,一个东乡族语意为“崖边”的小山村,甘肃省东乡县的众多贫困村庄之一:

  10多年前,村民马瓦给盖房时不小心摔落在地,昏迷不醒。7个壮汉抬着他,花了两个多小时,才从沟底爬到山顶公路上拦到一辆顺路车。3年前,记者初访布楞沟村,全村人眼中的“首富”,是中过40万元彩票的老人马尔萨。老党员马义布家的低矮土坯房里,床单只盖住半面炕。

  但如今,布楞沟村水入户,路变宽,羊变多,房变新,全村公认的新首富是马达武,靠的是养羊1800多只。一所小学红旗招展,精致的教学楼和校园里绿色的塑胶小操场,非常醒目。这个苦旱少雨、人口超过理论承载量9倍的地方,今年整体脱贫。

  从“崖边”村到脱贫村,是超常规的“攻坚拔寨”和更精准的扶贫投入。68户群众用的自来水,是东乡县中西部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惠赐。长达20多公里的水泥路,是由对口帮扶东乡县的中国石化(5.02, -0.12, -2.33%)捐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村民们规模养羊的第一桶金,是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双联惠农贷款等。全村3年来扶贫资金投入超过4000万元,还有“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县乡扶贫干部、对口帮扶企业等谋士、智囊,倾其所有策划、筹谋。

  啃“硬骨头”难度大,决心和力度更大。像布楞沟这样,整个甘肃都在最大程度地集聚资源和力量,向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聚合。

  干部力量向贫困村聚集。2012年起,甘肃派出1.5万个单位的47万余名干部“联村联户”,与1.56万个贫困村的67.1万户贫困户结对子,不脱贫、不达小康不脱钩。今年,甘肃继续整合双联干部、挂职“村官”、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6220个贫困村重组驻村工作队,同时选派1099名得力干部到贫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穷之因越联越清晰,富之策越联越精准,党员干部的先锋引领作用和基层组织的堡垒保障作用得到空前加强。

  资金投入向贫困地区聚集。2013年,“1236”扶贫攻坚行动,投融资并举,一揽子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实施异地搬迁、加强金融支撑、保障公共服务、提升农民能力素质,力求“六大突破”。今年,“六大突破”进一步细分为一纲十七目,集成创新为甘肃“1+17”精准扶贫方案。它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甘肃省级财政要把1563亿元投向扶贫。如果按人均折算,每个贫困人口每年6200余元。资金的大规模整合与倾斜投入,正在改变过去甘肃扶贫到处愁钱不够的窘境,如何把钱花精准、出效益成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新课题。

  政策机制保障向扶贫聚集。巨大投入配上精准“滴灌”,扶贫效益才会更高。自“双联”探索逐户因村施策后,“1+17”从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等6个方面架设“保障”网,从饮水、动力电、交通、易地搬迁、富民产业、教育、卫生、文化、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电商、生态、人才支持等17个方面架设“滴灌”网,6220个驻村帮扶工作队贴身防止跑冒滴漏。贫困户的获得感大大增强,可贷到小额贴息贷款,获得免费技能培训,看病报销比更高,孩子上幼儿园和中高职有系列免费,等等。低保标准也大幅提高,失去自我发展能力的特困户,可政策性脱贫。政策机制的保障犹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扶贫攻坚战,攻的是硬骨头,拼的是硬保障。

  山上引来洮河水,砖混房替换土坯房,贴息贷款圆了养牛的愿望,通渭县马营镇回岔村贫困户张雄如说,今年三喜临门(21.18, -0.56, -2.58%)。而在县委书记令续鹏看来,还有一喜,干部走“穷亲”更勤,和百姓更亲了。

  甘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合拳,四年来,一拳紧接一拳,不断集成创新,可谓拳拳到位、虎虎生风。

   ●干部紧迫感催生扶贫新增量●

  核桃书记、苹果县长……近两年,陇南市一批“县官”玩手机、爱触网。其中,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因网上叫卖核桃出名,而礼县副县长、“80后”潘喆,发动一批农村“90后”搞电商,卖火了苹果。

  “互联网正在把贫困地区的万山阻隔,变成虚拟世界的近在咫尺”。陇南干部的言谈,透露出政绩观的转变:电商扶贫给当地不会带来多少固定资产投资和财税收入,却昭示着群众增收的新可能性。

  精准扶贫正在带动整个甘肃贫困地区的党委、政府的主要精力与心思在变,干部状态与作风也在变。

  2013年到2015年,甘肃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三年里进行了两次长达三个月的扶贫大调研。仅2015年,在扶贫大调研的基础上,甘肃先后召开9次省委常委会、2次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和7次省委改革领导小组会,深入研究扶贫对策;同时召开党外人士和“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从今年8月至11月,甘肃省委已分层次、分类型召开了双联助推、驻村工作队落实、基层党组织保障等8个现场会。

  “从自己做起,带头把精力和心思聚焦到扶贫攻坚大决战上。”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

  前所未有的深入调查与深入研究,为的是将贫困之因把脉更精准,扶贫之策谋划更精准。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增收放缓,环境约束收紧,全省还有417万人要脱贫,减贫速度不能降。必须对照“四个全面”,从改革创新中寻找扶贫增量。

  “不摘帽子,就让位子”。甘肃扶贫改革,首先瞄准“关键少数”,消除恋栈“贫困帽”的惰性。2013年,甘肃明确,消除贫困有期限,成效显著的县级党政正职提拔重用,扶贫不力者降职调岗。

  在11月底召开的甘肃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上,王三运介绍,对2014年扶贫开发业绩突出的8名县委书记予以提拔重用、10名县长转任县委书记,对考核“一般”的3个县6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组织调整。

  今年,甘肃取消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GDP考核,重点考核减贫增收、生态治理、公共服务和党建。年轻干部“逢提必下”,先到扶贫一线干出实绩。

  干部的紧迫感是“原动力”,更多创新、探索出炉。

  和许多贫困户一样,定西市安定区双乐村人沈永东,过去想养羊没有钱,想贷款没担保,养羊计划搁浅了好几年。最近,他借助村里的互助担保社,到银行1周内贷到5万元,买了10只羊。

  村里的互助担保社,是定西市金融办主导的一项金融扶贫实验。去年,这个村拿30万元做担保增信资金,建起村民互助担保社,资金存入银行后可按1:5比例放大,村里可获150万元贷款额度,供村民使用,而互助社为降低风险,会主动帮银行贴身管理贷款用途。

  在甘肃,仅金融扶贫,就有互助资金、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为了进一步缓解贫困户融资难,甘肃省今年实施了一期为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为每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全额贴息的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3.5万贫困户发放126.3亿元贷款。

  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张勤和说:“精准扶贫是难,只要主要领导亲自抓、持续抓就不难,只要干部真动脑筋、真想办法也不难。”

  甘肃省委的决定掷地有声: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这是精准扶贫的集结号,也是冲锋号。

   ●市场力量发掘贫困商机●

  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遗址出土的炭化稷表明,早在8000多年前,先民就已探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发展旱作农业。现在,遗址周围的大片麦地已换成大片果园,而且是品质优良、大受市场欢迎的苹果黄金产地之一,许多秦安人靠种植苹果实现了稳定脱贫。

  旱麦变苹果,既是政府引导之功,农民探索之劳,更是市场不断选择、发掘与支撑的结果。农民从此不再只盯着地皮和肚皮而劳作,而是踏着市场变化的节拍、价格跃动的节奏而起舞。如果这一片贫瘠的黄土地还是只种点旱地粮食,数千年来的生产方式何时才有质变,何时才能告别贫困?

  一方水土富裕一方人,需产业扶贫掀起生产方式“革命”。过去,有的地方行政强力推动,结果种植规模变大,但增产不增收;有的企业怕被请去扶贫,因为这几乎是“出血”的代名词。其实,市场自会引导企业主动寻找商机,哪怕是贫困之地。

  2014年,在兰州市经营20多年蔬菜和餐饮业的龚志荣,来到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成立“跃雅森农庄”合作社,流转土地种菜。他不怕“出血”,因为他看中的是贫困地区土壤洁净污染少。不到两年,三益村1.2万亩荒山得改造,山上修通水泥路,接引自来水。由此,1000个现代农业大棚建起来,120多贫困户彻底告别了行路难、吃水难,并通过分红和打工,人均增收5000多元。

  城市消费升级,渴求绿色、安全,贫困村多的是“处女地”,而企业有钱善谋。企业、农民合作互补,三益村实现了传统扶贫6年才能达到的效果。

  这中间,政府没有大包大揽,除了必要的服务外,就定了一条规则:有资格贷扶贫贴息贷款的贫困户,可拿贷款份额入股合作社。这个政策被写入甘肃省的“1+17”精准扶贫方案中,正在全省实施。

  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扶贫苦地能变投资热土,贫困角落能发掘独特商机,企业参与扶贫会有“饥饿感”。

  政府开发必要的公共产品,同样能提高企业参与扶贫的深度。最近,甘肃省开展精准扶贫大数据,吊起一些企业的胃口。天水市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校校长张维林,与县扶贫办合作,以精准扶贫对象的信息和用工需求为底子,做了一个求职网站。他邀请许多企业在网站注册,招工信息一经发布,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出合适人选,为双方牵线搭桥。一些保险公司则感到,保险业过去在贫困农村发育慢,是因为保险公司在这里底细不清触角短,不敢深入。只要精准扶贫大数据做实,他们跟进产业扶贫,开发农业保险产品的成本和顾虑就能大幅减少。

  因为用好和用活了市场力量,近年来,陇东的苹果、陇中的马铃薯和中药材、陇南的油橄榄和花椒等等产业都已小有名气,抗风险能力也在增强。蓬勃兴起的农村电商市场还在进一步放大那些山货土产的知名度、影响力与销售规模。

  11月初,甘肃省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连续观摩了三个市的七个扶贫点。干部们且行且思,省委书记、省长现场点评,参会干部现场谈观感、学经验、找差距。切切之情令人动容。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同样是养鸡,圈养变成了山林放养,先养后售变成了按订单定规模;同样是种蘑菇,挑担卖变成了网上售;同样是扶贫贷款,贫困户如今除了自己用,还能投资赚息或入股分红。这些细微的变化,由政府催生和培育,也无不体现出市场力量与经济手段的巧妙作用。

   ●投资创业激发内生活力●

  15天卖出苹果8吨多,在黑马频出的电商世界,这不过是毛毛雨。但如果这是一名“90后”扶贫“闯客”全裸创业的结果,就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甘肃礼县桃坪乡小伙郭辉,父亲早逝,家境贫寒,无积蓄、无店面、无果园。但半个多月前,他手拿一部手机,脑藏数条“点子”,一面在网上找客源接订单,一面在家乡赊欠苹果保货源,再用回款一点点还清欠款。他说,5年后他就30岁了,虽然现在做得很艰苦,但相信那时候会闯出一片天地,真正“而立”。

  裸闯能走多远,人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志无价,闯可贵。因一批扶贫“闯客”哪吒闹海,陇南市电商扶贫,促进就业1.7万多人。

  拔穷根,“闯客”不嫌其多,唯恐其少。

  在甘肃的贫困村,村村现在都能找到“闯客”。他们不甘心当既扛麻袋又种粮食又养羊的“杂家”,而是要做紧盯市场自学技能的技工,俗称大工。有的已分不清是大工,还是小老板。

  精准扶贫,最终是精准地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活力。从今年起,甘肃每年组织6万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20万名以上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1门致富技能。

  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贫困户唯有在帮扶中学会搏击市场,敢创业、会投资、能赚钱,才能真正告别贫困。

  放眼未来,甘肃精准扶贫的路径清晰,从2015年到2017年,集中攻坚,年均脱贫100万人以上,啃下大头和硬骨头;从2018年到2020年,巩固提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消除整体贫困,所有贫困县乡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不易,小康更难。一项统计显示,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程度比全国均值低8.13个百分点,主要贫困市县又比全省均值低3到9个百分点;要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仍需年均增长两位数。

  在甘肃东北部的环县秦团庄乡,徐粉琴的“志成农家餐馆”已开业4个多月。虽然小本微利,但她坚信,积少成多,小康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