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1.09.2015  02:01

    【本报讯】9月20日,西固区副区长李建亮率区住建、执法、人社、民政、环保、卫生、环卫、教育、食药、公路、商务、文体等17个委办局相关负责人走进《落实进行时》直播间,就“工作落实年”责任清单中涉及的重点、焦点问题与听众对话,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

    来自《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兰州市互联网中心、兰州电台、兰州电视台、《兰州广播电视报》等媒体的记者,组成媒体观察团就坐直播间参与节目直播。直播期间,无论是直播间的市民热线、参与微信公众平台的网民互动和场外记者的现场调查,还是媒体观察团提出的问题,大多围绕着西固区的基层社会管理、教育、环保、环境、社保等社会生活的热点,其中不乏辖区市民就切身问题的投诉反映,问题尤其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旅游文化等核心要素方面,而这些也正是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核心。李建亮和区属各委办局的负责人就各类问题一一解答。

    从源头管控危化企业

    “西固辖区涉及从事危化品的运输在册登记单位12家,运营危化品运输车辆502台,其它拉运危化品运输车辆1845台,也就是说目前西固区有2347辆流动“炸弹”循环行驶或者停放在道路旁,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在记者调查这一板块中,市民们一方面肯定了西固区在整治危险化学品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对运营危化品运输车辆带来的安全隐患开门见山地提出来。针对这一问题,西固区副区长李建亮答复说,西固作为一个工业区,目前辖区内有222家涉及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环节的从业单位,危化品成了最大的安全隐患。拉运危化品的车辆主要在一支路、二支路停靠,但这些车辆都是有运输证件的,对于没有运输证件而偷运的车辆,我们主要从危化品企业抓起,从源头管控,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对全区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对18家“两重点一重大”A类企业每月检查一次,对18家B类企业每季度检查一次,对其它C类企业每半年检查一次,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依法采取限期整改、停产、关闭等措施。凡是在检查中发现没有运输证的车辆,首先对企业进行处罚,再查扣车辆,多管齐下消除安全隐患。

    西沙桥至西柳沟改造工程已列入计划

    有市民反映,从西沙桥过往西固方向这一段路已经是支离破碎了,全是坑坑洼洼,路上都是碎石子,而且这一路上有好多大车,然后车一过颠不说还全是土,一洒水又全是泥,看能不能把路修一修。西固区住建局局长颜东敏回应,南滨河路(西沙桥—西柳沟段)整治改造工程已列入今年的计划,目前前期各类手续报批工作均已完成。近期,市政府决定实施黄河南北两岸排污口截污工程,该工程将在我区南滨河路西沙桥至西柳沟段道路南半幅进行开挖施工,待截污工程施工完成后,即开始对该段道路进行整治改造。

    发挥优势破解产业结构不合理难题

    节目观察员——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原甘肃省经济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魏立桥教授提出,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固区如何打造兰州国际港务区、促进物流业发展时,园区办公室主任陈英博回复说,随着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深入实施,给区位、资源、开放、人文优势独特的西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2013年以来,西固区委、区政府为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着眼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度、高水平、超常规发展,破解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发展空间、政策优势、区位条件、流通需求、基础设施、项目支撑六大优势,依托新建兰州铁路综合货场、兰州东川铁路货运中心站、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核心项目,谋划提出了“建设兰州国际港务区,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物流集散中心”的战略目标。

    兰州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固区主城区以西,总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东至柳泉乡岸门村,西至达川三江口,南北至黄河两岸山体,涉及5个乡镇。其中,一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实施兰州东川铁路国际物流中心为核心,规划建设物流服务、商贸服务、商务服务、加工制造、生活服务五大功能区,打造集综合物流、国际商贸、国际商务、物流金融、总部办公、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物流与商贸中心。二期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以河口、达川、新城、东川等台地为主,重点发展生产加工、商贸旅游等产业。    记者董永前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