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加快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13.10.2014  18:52

      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武汉市科技局一直把促进武汉市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融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促进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近三年,市科技局直接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20余项,总投资25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总量25680件,发明专利申请9735件,发明专利授权3170件,企业专利申请4582件,备案企业标准达到927项。技术交易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2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01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04.47亿元、增幅达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00.19亿元、增幅达25.6%。2014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265.4亿元,同比增长22.35%。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大幅提升,2013年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R&D)总支出为25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74%。

      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一是大力培育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增长。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按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创建申报,主动组织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将过去的一年申报一次改为全年受理、多次推荐,201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7家,总数达到1113家;新增各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5家,总数达到481家。积极开展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培育工作,新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8家,总数达到28家。

      二是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全面落实技术交易、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对建有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的企业在项目申报时予以政策倾斜并给予研发补贴。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基金项目降低申报门槛,取消了企业成立时间和注册资金限制。在2013年安排企业287项重点项目,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1331万元基础上,今年继续围绕重点领域安排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2013年全市R&D经费总支出为255亿元,占GDP的比重2.74 %。

      三是加大知识产权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实施奖励政策。全年专利申请总量25680件,发明专利申请9735件,发明专利授权3170件,企业专利申请4582件;共备案企业标准达到927项,在钢铁、光纤、水泥、电线电缆等行业的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80%以上。华中数控、华工激光和长飞光纤等高新技术企业主持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60余项。通过实施培育工程,长飞光纤光缆、武桥重工等一批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着力提升重点产业,以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政策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围绕《武汉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了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三大行动。为进一步强化产业链集成创新,科技局规划并实施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实施方案》,将重点培育光通信、激光、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5条产业链上的烽火、武汉邮科院、光迅科技、武汉华工激光、高德红外等一大批核心企业,以龙头企业、新兴技术、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主体,通过整合各类科技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市科技局规划了光电子信息与生物健康产业为重点打造的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标是将其发展为全市支主要支柱性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示范,打造一批国家创新中心标志性、示范性工程。大力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在园区基地建设、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领域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013年共支持东湖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340项,项目经费达1.53亿元。在科技部最新公布的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东湖创新示范区综合实力位居第3位。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引导各开发区、各区构建“一区一特”、“一区多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全面建设创新基地,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建设。突出“科技武汉、国家中心”理念,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了以“中国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国际制造业资源配置中心、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为标志的一批国家产业化基地,重点打造以光谷为核心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在技术创新、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在其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领域,集中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东湖开发区加快推进光谷生物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一是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发挥科技奖励对成果转化的导向作用,科技局新制定实施的《武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增设了专门面向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奖”、“企业科技创新奖”,以及鼓励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协同创新奖”。2013年武汉地区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0项,省级科技奖励244项,连续两年在全国排位第四。为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简称“武汉九条”),出台《市科技局关于促进武汉地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实施意见》,加速推进全市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围绕“黄金十条”和“武汉九条”,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出台了促进成果就地转化的配套措施,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属高校及江汉大学先后出台了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充分调动武汉地区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今年又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的意见》(武政〔2014〕27号)。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激发了职务发明人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在汉高校的积极响应。

    二是实施试点示范工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显示度。以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试点示范工作为契机,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开展研发、示范运营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前一轮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工作通过验收,成功获批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获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并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工作,智慧旅游示范性项目已经完成,智慧医疗示范项目已经启动,同时开展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方面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三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依托高校、院所和骨干企业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2013年,全市新增重点实验室2家,新组建“高档数控系统及其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空间信息智能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0个国家、省和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组建“国家(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武汉遥感与地球空间信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5家工研院,全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已达10家;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总数已达253家。

      四是创新手段,扩大科技成果转化广度。改版升级武汉科技成果发布与交易平台和武汉科技供需对接平台,新增支持基于平台的手机客户端与短信发布功能,更及时地提供成果交易服务。武汉科技成果发布与交易平台已发布企业信息368条、专家信息120条,武汉科技供需对接平台发布技术需求信息98条、技术转移项目63项。积极搭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鼓励各类投资机构积极投资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科技创新创业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超常规发展科技孵化器。大力宣传、全面落实“青桐”计划,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到孵化器创业,成效明显。出台《“青桐”计划实施导则》、《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和种子基金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先锋评选奖励办法》等文件。全面落实“孵化器十条新政”,实施“千万平方米孵化器建设工程”,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孵化器规模实现超常规发展。支持新建和注重发挥已有专业、特色公共服务平台作用,质、量并重促进孵化器发展。

      二是创新科技金融手段,深入推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科技金融工作的协作与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创新市区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加大社会资本投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综合运用引导基金、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市级财政投入的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达2.25亿元,参股子基金14只,协议总规模达到20.49亿元,先后为48家企业投资,成功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 

      三是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夯实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多方位引进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全面实施“黄鹤英才计划”、“3551光谷人才计划”、“晨光和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集聚一批在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本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截至目前,武汉地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170人,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172人。启动2014年“黄鹤英才(专项)计划”申报工作,计划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高技能、企业家、农业、城市建设、现代服务、社会工作等10个行业领域培养300名左右优秀本地人才。

(来源:武汉市科技局)